【大学】如何看待系统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人看到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以都会来问我如果原来不是学汉语言专业,想转专业去学汉语言文学,是否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呢?我认为这件事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和一点左右的时间练习。
一年的学习
首先我们需要倒着理解成为一个合格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既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学会两种,汉语言和文学。这点大家恐怕都会同意。但是大部分人即使会说普通话,也了解一些文学的基础知识。比如教小孩说话,说出一些古代的作家或者国外的作家。却说不出来为什么要这么说话,比如机器语言学等,因为这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光会说普通话的人是hold不住的。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理解搭建汉语言文学的那些模块--语言和文学了。你可以把语言的知识结构理解盖房子的钢筋、门窗和大梁,把语言法则理解成盖房子的结构原理,把文学理解成盖好的房子,而文学的流派就像不同类型的房子。没有这些,你从沙石出发,很难盖成一个大厦。
但是如果你善于利用已有的组建,懂得盖房子的原理,就可以很快设计出盖房子的流程。冰球用半成品盖一个房子。因为我们从初中高中就学习过英语语法,和数以千计的白话文作品,所以就需要了解中文语法和文学流派,这就有系统性了。
不过,即便人在学习时可以不受资源的限制,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身边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接下来,如果你想要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问题又来了,你需要了解语言学的一些知识,和文学分类的知识,在这个框架内优化。
于是你就需要学习两门课--语言学纲要以及文学史。这样才能完整的了解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这些知识,也能说了解汉语言文学,但是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优化,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就如同盖房子的人不懂得做预算,该出的房子肯定收不回成本。
一年的练习
好了,现在你学了一肚子的知识,其实离实用还有差距,接下来怎么用好它们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个例子,比如理解如何用机器识别语言,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于是你又需要学一门应用类的语言课程,比如语音识别,学完它,你就知道汉语言专业的人是如何将一根生活中的问题,变成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当然你学习话语语言学,语料库等等都没有问题。总之要通过学习一门课,有切身的感受。
这些内容都学完了,恐怕至少要一年时间。在这中间,你需要不断地练习,这就如同教练告诉你打网球的技巧后,你不练习还是不会打一样。至于要练习多长时间,就看个人的天赋和悟性。
当然了如果你想成为语言学的大家,或者一名优秀的作家,10000小时的练习恐怕是必要的。但是,即使练了1万小时,也不敢保证就能成为顶级人才,这中间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你是否能遇到一个好师傅带你,是否遇到一个合适的项目让你练习,是否具有语言学或是作家思维等等。当然,如果成为一个合格的汉语言专业的从业者,可能1/4的时间也就够了,也就是2500小时,大约1年。
如果你想成为好的会计、律师,方法和上面描述的也差不多。
系统性的学习
关于系统性学习有四个现象和原则是需要注意的。
要了解知识的背景和相关性。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理解。今天很多大学生非常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多新概念,他们收看马云、雷军等人的每一次讲话,或者拿着一些大师的书死磕。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些人讲话的场合,时间点和对象。不了解背景和环境,那些知识点就难以应用。这也是我们强调系统性学习的原因。
今天的信息很多,大部分人要做的事情,不是更多地接受信息,而是选择和过滤信息,把所学的知识使用好。此外,学会使用百度查找信息以及讲述知识的视频也非常重要,要能够在需要使用时手到擒来。千万不要把有限的脑容量用来记忆不常用的信息。
学习的目的不能是为了“解除焦虑”,而是为了解决你真正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莫名其妙地焦虑,然后学了一些热门的新知,一瞬间获得那种“哇,我懂了,我了解了新技术”的廉价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来得快也去得快,焦虑并没有消除,甚至因为知道的东西多了更焦虑了。学习的目的应该集中在解决问题,并且为了了解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直到问题解决。
系统的学习离不开讨论,这点大家学习时都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