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将近年关,今天把厨房的抽油烟机,大理石台面儿通通清理了一下。
平时看起来还比较干净的厨房,如果一细抠起来,还真有很多油渍。
这就让我想起了我们人,厨房的油渍看得见也清理得掉,可是我们心里上的污渍有没有定期清理,有没有随时地除垢呢?
这让我想到了禅定。据说坐禅时要想达到定的功夫很难,因为他一闭上眼睛坐在那里的时候,心里无数个想法、思绪都会纷纷涌上来。
所以就会非常的烦躁,很难安定下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烦躁不安的,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个想法。
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坐禅的时候,这些想法就像阳光下的灰尘一样,都清楚的显现出来。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要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行为。
我们的行为是靠心的主宰。所谓心动,行动。
禅宗有这样一宗断臂求法的公案: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
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当我看到这则公案的时候,我的理解是心安,心安,要自己为自己安心。
所以在大千世界,无论是风动,帆动,只要心不动,就能够安心。
我们凡夫俗子,生活在世间,一日三餐,工作学习,料理家务,诸多杂事缠身,哪有时间修行呢?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震白隐的门风。
后来年老时,在庭院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到: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处理呢?
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其他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都说明禅在生活中。
我有一个朋友笃信佛教,一次在她的带领下,有幸与一位寺院的出家师傅相见。
这位师傅已经70多岁,但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谈笑风生,她是位女性,终身未婚。
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走如风,步履轻盈有力。而且完全颠覆了我对出家人的印象:她愿意和我们一起逛街,在人潮如织的商场里,不但不需要我们照顾她,她还会主动去照顾我们。
因为她年事已高,且德国望众,很多弟子都会在吃饭的时候主动为她盛饭。
可她却从来不愿麻烦别人,她说,我自己有手有脚,干嘛要用别人伺候呢?我自己完全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她除了在寺院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剩下的时间就是练功。
她的淡然洒脱,深深的影响着周围的人。
原来,人不论多大年龄,都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自己亲力亲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