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学

这个园子,住过张大千|养过老虎|住过“中国的居里夫人”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6人  李望月

其实每次写园子都有憋死天秤座的赶脚,

到底是讲故事,还是老老实实写建筑,掰空间结构?


后来一个朋友提醒我:听你的故事,能让我们有兴趣去看也行啊,太专业的东西还是留给学校吧。

 

简直是神谕啊,所以一定要请她吃小龙虾,起码一只十块钱的。

恩,等我有钱了吧。


 


对网师园,是真喜欢哩!

当时还在老东家,请假不容易呀,但是老板心软,一个姑娘家请病假一般都批准,索性请了一个月(我到底是编了什么病?!)。

一半时间看病,一半时间,就呆在巴掌大的园子里。

 

一周半,基本天天去,每天比上班打卡还准点儿。

军大衣护体的巡园大叔一开始还问:

“丫头,你是来测绘哩?  ”

“不是啊,我就看看”

“之前有个白胡子老头,也是天天来,你们不认识吧。”

“不认识。”

“哦,都挺闲的。”

不怪我贪玩啊,实在是园子太奇特,而且还风情万种。


1.奇特在哪儿?

逛园子的金发碧眼比中国人多。

看大门儿的保安大爷,门道讲的比导游还深。

是苏州众多园子中,唯一一个能夜游的,晚上过去,望月听评弹、赏昆曲。

园子虽小众无名,却有张大千在此居住做画;

住过晋商何澄;

住过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惠,"三钱"之一钱三强的夫人,曾跟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也是最后一任园主,终将园子无偿捐给了国家。


另外,还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仿建网师园内殿春簃的佳话哩。


它让苏园,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网师园中部平面图


2.风情万种的起因:

 

南宋建园,整个网师园分三部分,东部住人,中部游园,西部内院。

 

对,南宋,就是那个,从龙椅上的皇帝到坊间的老百姓,都崇尚极简风格的朝代。

 

南宋之后,住过的几代园主人,大多是在清代。


乍一听,那么老的园子,一定散发着古旧陈腐的味道吧。


并不啊,园子1958年翻建,是按正宗的明代花园风格来建,室内配的也是明式家具,风格很是极简清雅哟。

 

不信,去园子里逛逛嘛,比你家的落地窗大院子还通透!

退了休的文人,闲工夫有的是,没事儿就好琢磨,怎么把退休的日子过出滋味?

 

好读书、书房不能马虎,采光一定要好。读书累了歇歇眼,景色也要好。

 

什么位置种啥好,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不仅要能听风声鸟鸣,看雪景花开,还要闻得到花香,触得到月亮!


这些个道道,园中人,门儿清。

 

园子一点点修整,逐渐成了样子。经历几番春夏秋的悉心养护,园子的味道和气质便出来啦。

 

于是便有了:殿春簃大风室外的老紫藤,看松读画轩门前的牡丹丛,竹外一枝轩的凤竹、海棠和黑松。还有,小山丛桂轩的十三株形态各异的月桂树。



小小的园子,简单而淡定。

它并不急慌慌的塞满一切,而是少而精的展现着风情万种:

殿春簃

 

因院内种有芍药,芍药开在春末,引苏轼的诗:“尚留芍药殿春风”,故名 殿春簃。

 

院内三间小屋,拖一复室。屋内竹、石、梅、蕉,隐于窗后, 微阳淡抹,浅画成图。

 

西侧的复室大风堂”,特讲究布局和采光,几根通柱顶上去,四周都用明窗,散射光简直完美到爆!白走进去来个自拍,根本不用开美颜的好不好!

这里住过老虎,住过张大千。

 

 

竹外一枝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连名字都极简,每个字,笔画不多,却蕴含了一层层丰富的景致:

透过竹影和月洞门,轩外池岸斜生一株梅花,故称竹外一枝轩。

在这里取景,简直美极了。

 

看松读画轩


春有牡丹盛放,冬有古松雪景。


小山丛桂轩


“桂树丛生山之阿”


南边儿是太湖石庭院山,北边儿是黄石主峰云岗,一玲珑,一浑拙。

小屋被周山环抱形成谷地,秋天一到,满满的桂花香氤氲不散,连香水、香炉都省了。


月到风来亭

“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此亭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亭内正中悬着一面大镜。

 

这时候,千万别错过月到风来亭的月圆夜,天上,水面,镜中,三月同现。

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秋日盛景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