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心情随笔

手机电量的多少,代表着我多少的安全感

2016-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伽轻

(一)

5年前,高一的那年暑假,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过一次上海。那是我自己第一次出嘉兴以外的地方。

5年前,触屏手机还没有彻底流行,我记得我有只直板诺基亚手机,初中毕业的时候,花了那时候七八百块钱买的。

手机的功能只能上QQ,上网页,还有打电话、发短信。网速也就比蜗牛稍微快点。

去上海的时候所有的攻略都是网上查好的,坐什么车,转哪条地铁,在哪里吃什么等等。

但等到真的去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用,必须按照攻略一个点一个点的完成,错了一个点后面就会被全部推翻。所以啊,还是在地铁上买了份地图。

我不是路痴,我走过的路短时间内都能清楚的记住。可就是分不清东南西北,所以地图买来也是无用。图上的上北下南在现实中根本不管用啊!

当时一路磕磕绊绊,无数次在地图上错误的实践,也不知道正确的路。

这时候,才想起自己的另一项功能,说话。还记得问了很多人,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一个老大爷,给我们指了正确的路。一个大妈,带我们找到了地点。

我问的是什么,早已经不记得了,那份上海的地图也早就扔了。可偏偏我还记得他们两个人。

一直很好奇,在手机功能没有那么发达之前,还只能靠地图走遍天下的时候,会不会更有趣一点。

你会和更多人发生交集,你说更多的“你好”、“不好意思”、“请问”、“谢谢”。

你要知道啊,很多缘分,不过就是从最初的那句“你好”开始的。

(二)

四个小时前,为了找到一家好吃的店,我在中山路整整走了一个小时候。在高德地图的导航下,在那里兜了三个圈子。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管是哪种地图都是一样的啊。

不同的是,若我看得是纸质地图,兜了两个圈子后,可能就会不要脸面的问路。

可看着手机,我总觉得会找到。毕竟那时候手机还有百分之七十的电呢!

我和223的同志们说,一个人在外,手机有电我就有安全感。

这个时候手机有电可能不只只是有电,低于40%的电,心里就会焦躁,总觉得带着手机我和你们,和世界还有着联系。

一旦,手机陷入彻底的沉睡,我就像是彻底被遗忘了,不管是在多拥挤和热闹的人潮里。

断了所有熟悉的联系,那你是谁和你往哪去都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心里的恐慌和无人认识的现实,在越热闹的地方地方越是明显。

PS. 每次景色美得时候,我就没有单反。这是魔咒了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