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要保持能离开舒适区的能力。

2017-02-01  本文已影响84人  文浅

要保持能离开舒适区的能力。

1

S在结束了今年的工作后,计划回家乡工作。

家里有父母在,煮饭生活不用愁;家里有大房子在,住的舒适又坦然;家里空气好,家里民风纯。

家里好像什么都很好,但是家里的生活就像养老。

才二十几岁,就决定过上那种一眼就看得到死的人生。

家乡的经济不景气,工资低。父母垂垂老矣,尚待供养。低廉的工资只能自给自足,谈何娶妻生子,侍奉父母。

男儿志在四方,不必拘于方寸之地。

S在父母的劝谏下,决定去城市里工作,但是在听到工作有风险时,又有退宿的想法。

害怕风险,害怕改变,害怕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就是阻碍年轻人进步的巨大绊脚石。

2

阿爸没读书,不识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家离开了小村庄,妈妈在工地旁边开了一个小食杂店,爸爸在一个工地上干活。

我现在人生最初的记忆应该就停留在那段时光,零零落落的只剩几个片段。

阿爸在人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赚钱。

后来的生活中,他打零工、开货车,开客车,去城市工作。他一次一次地离开自已经掌握的舒适区,从新学习,从新工作。

现在看来他的工作确实都不体面,并且劳累,但是他确实用一滴一滴的汗水养活了我们一家。

生活慢慢好了,日子也渐渐开始宽裕了。但是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他脸瘦,皱纹就越加明显,那个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痕迹都是他半生劳作的勋章。

老一辈的人,总是如此的敢拼敢闯,即使一把血泪,却总能让你最终丰衣足食。所以当下的年轻人又有什么资格,在不能保证父母颐养天年的时候,谈安逸呢。

长大之后,看男生,觉得优秀的男孩子,是像父亲一样的,至少努力,有上进心。

3

其实舒适的生活是谁都希望的。

谁的骨子里都很懒惰,谁都希望自己的可以不用努力,不用付出,开开心心的养肉就好。

但是,不是谁都可以不用努力就可以丰衣足食。

早晨六点起床的人就是比早晨十一点起床的人多了黄金的五个小时,这五个小时,用于看书、健身、学习或是工作,都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凸显出来。

睡觉是舒适区,但是每天超过8个小时睡眠,不仅不会有益于的身体,而只是过多的时间的浪费。

玩乐和游戏是舒适区,但是过度的沉迷,不仅不能放松身心,还成为了身体的损耗。

简单而不变的工作也是舒适区,让你想要改变,却又不敢离开。

舒适区的问题就在于让你让下满意,但是越来越多的弊端在之后的人生中暴露出来。

4

其实,舒适区就是人生的巨大陷阱。

就像一个滋养懒撒与安逸的温床,刚开始时舒适而坦然地接受着当下的“幸福”,然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停止了奋斗,每一个骨头都变成懒骨,每一次努力和改变都容易轻易放弃。

然后过着自己理所当然的人生,只能拿着手机,上着网,刷着朋友圈,感叹着时事的变化,羡慕着别人的生活。

当每一次上进和斗志都被磨平了棱角,当所有年轻的视野都变得短浅之时,悲叹于自己生活的枯燥乏味,只能骂着别人含着金钥匙出生,只说着人家只是富二代,而自己只是没有投好胎,接着又过着自己理所当然的安逸人生。

起点高的人,还在力争上游,起点低的人,却已经放弃了努力。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分层中,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而穷的人,越来越穷的原因之一。

年轻人,一定要保持能够离开舒适区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