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梅 园
古老的威远县城与许多古城一样,环绕着一圈高高的护城墙。这一圈用条石砌成的城墙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道古朴的石砌拱门。在城南的城门处,沿着城墙向西走约八十米的地方,不知何年何月,城墙被拆开了一个十米左右的缺口。这个缺口处:城墙的外侧是萝卜巷;城墙内侧距墙根几米处有一口井,这就是一一梅公古井。梅公古井北边是一个长约五十米的空旷的坝子。
那些年居民还没有自来水,梅公古井要担负半个县城的人们的饮用水。从早到晚,人们用长长的绳索系在一个水桶上,从井底将水扯上来,再倒进两个较大的水桶里挑回家或是挑水卖给需要水又不方便挑水的人家。围着井口扯水的人们的目光,总会被位于井口正北边的空坝尽头的一座小院子所吸引。
忆 梅 园那是一座粉墙黛瓦的小院,院门旁边,一株枝繁叶茂的夹竹桃盛开着桃红色的花,密密的树杆从墙头上伸出半个身子,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风采!它花团锦簇,胜过蔷薇露华浓;它婀娜多姿,赛过红杏闹春风。走进小院:距院门八、九米处有两棵树干盈尺的槐树,再向里走七、八米有几丛果实累累的香蕉。小园东边是整面由大青砖砌成的高高的空斗墙。小园西厢有两间房,靠里那间房的地面是用木质结构架空制成的木地板。这间房有三个双扇木格窗子,临窗有一株古朴苍劲、疏影横斜的腊梅,腊梅的左边有一丛玫瑰,右边有一丛枙子花。 这个小院就是梅园!
梅园中那一树不知栽于何年的古朴的腊梅,伴我度过了幼年和少年时代。
小时候,夏日夜晚的天气常常热得人不能入睡。父亲和母亲就在古老的腊梅树下,摆放两根长条凳,再放一扇木门板在两根条凳上,下面点燃一根长长的驱蚊的药条。然后,叫我睡在上面乘凉。我特喜欢躺在这简陋的木板床上面,喜欢看着月亮从树影婆娑的腊梅的枝叶间走过,喜欢那透过树叶间的空隙而洒在木板床上的斑驳的月光;喜欢看那夜色中缓缓地飘来飘去的萤火虫,也喜欢听那石缝里的虫子轻轻地歌唱。
每年冬去春来之际,傲霜斗雪的腊梅早已将幽香递到小园的每一个角落。若是推开窗户,顿觉神清气爽;再捧上一本闲书,怎能不暗香盈袖!有时,坐在树下练琴,累了,闭着眼睛静静地听,静静地听那腊梅花开的声音……
沧海桑田,往事如风,几十个春秋已如大江东去!海角天涯,情怀依旧,每当遇到有腊梅的地方,就会回忆起那一树古朴的腊梅,就会唤起对梅园的缕缕乡愁。
二零一九年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