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光难得的美味----冻鱼羹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遇水搭桥_

      我小辰光,在过年的前前后后,几乎天天可以吃我祖母做的冻鱼羹。这冻鱼羹片滋味好,不咸不淡,不油不腻,吃起来特别过饭。我餐餐吃,百吃不厌。这是我儿时特别喜欢的一道荤菜,也是我们菱湖水乡人,年关时难得品尝到的美味佳肴。

      我祖母出身大户人家,对吃十分讲究,同一种菜只要到她手上,就会变换出很多方式来做,什么蒸,煎,炒,汆,凉拌等等。我童年很幸福,晚饭的菜肆都是我祖母做给我吃的,尽管菜不多,可她几乎能餐餐翻新花样,让我胃口大开。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最最难忘的是祖母做的冻鱼羹片。这冻鱼羹片是用什么做的呢?让我慢慢来告诉你其中的来龙去脉。

      我小时候,在农历腊腊廿五前后,生产队里都会派人拖过年鱼荡。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分到几十斤过年鱼。当时队集体的农产品都是按每户人家的口分和每家的劳动工分来分配的,过年鱼也是如此。既体现当时大集体多劳多得的原则,也考虑农户吃口多的因素。

      过年分配到每户人家的过年鱼大多是花白鲢,有的年成好,也能分到几条三斤不到的草鱼或青鱼。分过年鱼的那天,大多乡亲会烧鱼汤饭,庆贺一年的丰收,这天如过节一般,长辈们会开心地咪点自己酿制的米酒,而我们这些小把戏们(注:湖州方言小把戏就是小孩子)可以随意地用鱼汤淘饭,饱餐一顿。

      村民们纯朴,热情,善良,会挑一两条膘肥体壮的大鱼送街上的至亲挚友,自己只留下几条活的花白鲢,放养在自己用杨柳条编的大鱼篓里,或竹筐中,挂在硚口边的石帮岸边,桥墩旁,木桩子上。年关时节,在我们朱家坝长长的市河中,到处都是乡村们养过年鱼的鱼篓、网箱,成为我儿时一年一度的独特景观。

        过年时,正月里家里来客人了,一家之主就会抲一条活鱼上来杀了,红烧或清蒸,招待贵客,让客人尝尝鲜。

      分过年鱼那天,一下子分到了几十斤鱼,当天肯定吃勿完,又不没有什么地方养,通常会把大部分白鲢给杀了,把每条鱼的头切下来,身体用粗盐淹制起来,浸放在茅缸里,一周后,挂在廊檐下晾干,咸鱼干便于保存,以便来年开春,一家人再慢慢享用。

      那天切下来的几十个鱼头,一下子吃不完,当时我们农村人还没有冰箱,我祖母特别聪明,就用这么多鱼头做鱼羹吃。她把鱼头内的鱼鳃挖去,汰清爽,再倒入大镬子中,加水汆熟透,再把鱼头捞起来,放在八仙桌上,叫我用筷子把大大小小的鱼骨头夹出来拆掉,当我把硬的骨头拆清爽以后。我祖母会把大的鱼肉用镬铲切小,再重新把鱼头肉倒在镬子里烧,放入姜片、大蒜头和盐,再放几铜勺水煮,过一会儿,加入黄酒、酱油、红糖大火熬成了半镬子鱼羹汤,最后连鱼带汤盛放进大钵头里,冷却后的鱼羹就凝结成鱼冻肆了。想吃时,用菜刀切几片己冻成块的鱼羹片下来。这鱼羹冻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切片的花纹也很美。钵头底下的软骨头与鱼肉特别多,尤其好吃,这冻鱼羹片咬起来跟猪耳朵差不多,咯吱咯吱响。又似乎跟红烧羊肉差不多,味道特别鲜美。一大钵头鱼羹,通常可以吃一个多礼拜。为了防馊变质,我祖母会隔一两天,重新把剩下的鱼羹入锅烧一下。

        有时候,我会趁祖母不在家,偷偷打开凉厨,用刀切一小片鱼羹,含在嘴里。这东西入口即化,咸淡爽口,吃着似冰激凌,好畅快,舒服极了。

      前些年,过年时,我也曾试做过几次鱼羹冻,都没有小时候祖母做的好吃,再也找不到这种儿时滋味了。我孩童时的鱼都不吃什么配合饲料,纯粹是原生态散养,纯天然无污染,当年的鱼虾特别鲜美,现在已寻觅不到这么既绿色又好吃的东西了。

        2020年6月2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