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之怎么设置悬念
一部吸引读者的小说,一定是充满悬念的。
而悬念在小说中来说,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疑问题,出题,然后解开就行了。
这个过程首先要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是为读者产生兴趣,接下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悬念逐渐化解,同时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变化来扣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或震撼或辛酸或激扬,那么悬念的设置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后部分就是为让读者在经受长时间的悬念折磨后,终于释然了,恍然大悟了而产生了某种满足感,当然有许多开放式的结局,即使在最后也吊足读者的胃口,让读者意犹未尽,仍沉浸在对结局悬念的猜测中,比如《盗梦空间》,算是悬念的上乘作品,建议有续作的人用此方法。
构成悬念的几个要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人物命运中的危机。无论哪个人物,凡是对他的生命有威胁的事情,人们通常都会很在意,也会想了解人物是怎样做的,结局是什么。
2、 扣人心弦的情节。新颖、奇特或者巧妙的情节本身就是悬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它必须可以让读者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需要有比较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需要最后产生的结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为什么这么说?只有一种可能性的结局,读者猜也猜到了,不用再追文;另外就是需要有限度的让读者领悟到事态可能的发展趋势,不能完全云遮雾罩。
3、 人物的刻画,场面气氛的烘托,引人兴趣的话题等都算是要素,不过细节部分的处理尤其考验文字功底。
悬念的形式
方法/步骤1:
悬念的形式,主要分为锁闭式悬念和开放式悬念两类,锁闭式就是将重要信息掩藏住,到了揭秘的时候让人大吃一惊,悬疑推理类小说很多使用这种。
方法/步骤2:
开放式则是把将要发生的或结局都透露给读者,比如主人公要复仇,要么成要么不成,但即使知道这两种结局,出于对人物的担心,观众还是得像坐云霄车一样,跟着主人公一步步惊心动魄,直至抵达终点。
方法/步骤3:
开放式的悬念要比锁闭式悬念更复杂,难度相对更大,难度在于……你得在主人公身边安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却又老没炸。定时炸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更可以是某个秘密。
悬念的设置方式
方法/步骤1:
悬念的设置方式也主要分两种,总悬念式和分悬念式。
总悬念就是故事中的整体悬念,也就是自始至终萦绕在读者心头的总疑问。
方法/步骤2:
总悬念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单悬念,单悬念经常会被用在短小惊叹的故事中,一般是一个悬念来贯穿故事始末。
2、连缀式悬念,连缀是发展悬念的主要手段,在总悬念的设置下,不断制造一系列小悬念小麻烦,环环相扣,丝丝相连,以此来强化总悬念,同时也推动了故事进程。
3、循环悬念,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悬念在作品中重复运用,不断强化。像《盗梦空间》,真实与梦境分不清,到最后都令人怀疑只不过是又一层的梦境。
方法/步骤3:
分悬念式不同于总悬念式,分悬念式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个悬念消释后,出现了第二个悬念,第二个悬念还未消释或消释了一半时,第三个悬念展开了。
要注意的仍旧是,隐藏结果,隐藏重要信息,使读者产生兴趣是悬念设置必须的,但要让读者保持兴趣,就得把握个度,如果将信息一味地隐藏密不透风,那不知所云的读众就会神游或者放弃研究下去。
方法/步骤4: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延宕这个词没有,其实这个词在悬念运用中,经常是和悬念交替运用的,延宕基本起到调整剧情的作用,一方面要使故事情节迂回曲折、波澜起伏,一方面又要尽量抑制和拖延最终谜底的到来。
方法/步骤5:
悬念设置中必须有动作性,这个动作性不仅指武功打架什么的。
有的书大段大段的交代这个人那个人,这件事那件事,甚至大篇幅地作着铺设,又或者自始自终沉静在你来我往的对话模式里,这都不是明智之举。
既然是故事,就必须起冲突,冲突即动作性,只有在冲突、矛盾的发生和消解过程中,故事以及才会生动起来。
方法/步骤6:
要会运用发现,发现的构成及内容形式很多,一般而言,多是事件的前史、真相的揭示等。这其中又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发现事实和发现人物关系,其中,事实可以是本身存在,却从未吐露的秘密,也可以是曾被歪曲错意,重新认识的真相。人物关系可以是对自身身份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他人人物关系的发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发现多设置在小说开始及中间阶段,大发现则用于高潮,发现积累的越多,可能最后的破坏力越大,也就是高潮的冲击力越强。
方法/步骤7:
最后,要巧妙运用陡转、突变的手法,陡转如果在故事中段使用,一般都是人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命运了。
而在故事结局中,陡转使用可以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发现和陡转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在发现中陡转,或者在突变中发现,都不失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