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对住宿业的重大意义
2018-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云端宿联
我国民宿业迅猛崛起,不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总体数量都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已大大超出了住宿业和旅游业自身,正在逐步向四周辐射和发散。
一是加快了旅游住宿“中国化”进程。
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于一身的民宿尤其是较高档次的民宿,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旅游者的选择;消费市场的杠杆也表明,越是富有文化特色的民宿越受游客青睐,反过来又推动了住宿业的中国特色化进程。这既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旅游产业自信的回归。
二是更好地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住宿选择。
2009年以来全国国内旅游保持了超过10%的年均增幅,2016年国内旅游达到44.35亿人次,接待如此庞大规模的游客住宿,民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承接作用,既有超过五星级酒店价位的高档民宿,也有海量卫生干净、价廉质优的中低端民宿。
三是带动了农村和农民更直接参与旅游业。
农民直接面对客源市场,实现了从一产农民向现代服务业者的转变;农民从事民宿经营以后,既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也化解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夫妻分居、留守老人和儿童等一系列问题。
四是促进和提升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例如,浙江德清莫干山,通过引入外来投资和专业规划团队,充分利用地理和环境优势,较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民宿,形成了显著的集聚和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五是对我国旅游住宿格局带来明显影响。
民宿的单体投资数额不大,市场份额分散,但总量庞大,相比之下让星级酒店的市场占有率显得很小,只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甚至是更少的比例,民宿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较强,对一个地区和全国住宿格局带来很大影响,既瓜分或补充了住宿市场,也带来住宿供求的进一步细化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