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 院子(8):与君美食复甘眠
与君美食复甘眠
美食是与美梦相连的。
早餐是茜姐最爱的游戏,也是梅把本地特产端上桌展示的好机会。
鸡蛋要煎得软嫩,水果要切得恰到好处,摆得灵动多姿。茜自制的老北京芝麻烧饼,甜的和咸的两种,一半留在北京慰藉老公失落的胃,一半给我们充实早餐的花样。
本地的原味牛奶,炭烧牛奶,燕麦酸奶,梅就村子附近牛奶厂门店里直接上货。每天早餐一杯云南小粒咖啡,喜欢奶的人自己加。我喜欢分开品尝原味牛奶,酸奶,咖啡,一大早味蕾就充分兴奋起来。
豆沙馅的破酥包有玫瑰酱的香味。面是淡黄色的,据说是掺了莜麦加了油的云南面。梅一大早去早市买回几种不同口味的。我们为了尝不同口味,每顿都吃两个。萌说了思想历程:“我觉得掰半个没意义,我肯定会把剩的半个吃掉的。”。我们纷纷认同这个说法,不再掰开了,直接拿一个特别坦然的开吃(不是尝)。我不仅桌上吃饱了,还带回了北京。破酥包冷冻过再用电饭锅热了,吃起来仍是又软又香的。
梅一早做的排骨饵丝汤,饵丝又软又糯,像跟排骨汤混了很久的样子,口感也像江南越剧那样情意绵长。
在古城里看到一家打出“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的小饭店,准备点评一下他们家的特色菜。四道菜,花了不足三百元。茜以美厨的眼光看——很满意,捷以成都吃货眼光看——很满意,我——最满意的点菜。四个菜鲜香麻辣,味道都很足,无论哪盘都有自己的亮点(看茜的点评)。我在他们三个说话的时候把剩下的菌渣渣都挑出来吃掉了。
下飞机的第一顿饭是柴火鸡,在胡同深处的一家院子里。用木条隔出多个单间,每间一个大灶。我们围着大锅灶坐一圈,坐在小板凳上。
是真柴火,真柴鸡——正值青春的鸡。厨师现场从生鸡块开始炒,加本地菜籽油——特别香,加调料,加紫葱头和大葱,颜色一点点变深,加水,锅边贴上小馒头。十五分钟后开锅,可以加魔芋,饵块,蔬菜。小馒头不小心滚落到汤汁里,吸饱了浓香的鸡汤,恰好成了某些人的最爱。
厨师说这种柴火鸡吃不了多久了,以后不让烧柴了。
当地吃货群里多人齐声力荐的鸡丝米线。梅开车围着古城绕了半圈,从窄窄小胡同里胆战心惊开进去找到的不起眼的小店——没记住名字。六种米线,随便选——缺省六种拌一起。配冰粉饮料,纯纯的本地特色。
还有一顿,在下关的一家大排档里吃牛肉火锅。炖好的大片牛肉,手指粗的牛筋,牛肚条加到锅底里,再加各种配菜。在下关风口的小店里喝汤吃肉,汤美肉鲜,特别温暖。
梅说她的洁癖儿子看在牛肉好吃的面子上不计较这里的简陋了,萌说这一锅比那四盘菜还便宜。
这次美食旅行,柴火鸡的汤汁,炒菌巴的香辣汁,以及涮牛肉的蘸料一次不落地都溅到我的衣服上了。一件白色T,一件粉色T。我用厨房洗涤液接连三次洗了衣服的局部,效果还不错。平常这种事情并不太容易发生,大概这次太放松了,百分百的注意力都在吃上了。第一次梅还看着我叹口气,后来她就习惯了。谁还没个打盹的时候呢——打盹儿就是放松状态啊,我向来都能找到借口安慰自己,而且颇为符合逻辑。
这个季节,这个时段,大理古城里人少,洱海边人少,这样的小店里人也不多。不忙不乱的时候我们才有心思记下这些琐碎的事,那就把日子过成不忙不乱的样子吧。
美梦在美食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