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财商学院01班同学文章汇读书

学点中医 健康多一层保障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51人  根玮

学点中医 健康多一层保障

  一直想着写点什么,但始终犹豫,一是因为自己不会中医,只是用一些食物或是极简方来实践;二是心情始终不能平复,如果我真懂中医,妈妈至少还能多陪我们几年;三是担心误导大家。在妈妈走后的第二个年头,我还是拿起了笔,把这些年运用中医的经历写出来,给自己一个小结,也给大家一个取舍的参考,相信妈妈也是希望如此的。

  妈妈是因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去世的,手术是在本地的三甲医院做的,切片诊断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生化室的主任告诉我要有心理准备,因为这样的病症在这家医院术后生存期没有超过一年的,最多的一位病人一年做了7次手术。通过查询各种资料,这种病名是在八十年代才确认的,到目前并没有专治的特效药,当时唯一确认的用药是用来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后来相继出来索坦和瑞格菲尼,有效率并不是很高,但当时本地和省城医院的专家都是告诉用格列卫,遗憾的是妈妈是敏感体质,胃也不好,过敏源太多,鲫鱼、虾、牛肉、各类香精、花粉、众多不名的化合物、部分抗生素等等,一只虾就能让人从头肿到脚,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情况更严重,而格列卫恰恰是其中的一种,只要吃药超过三天就只能躺在床上,感觉全身肿涨不能动弹,而医生的建议是只有它。难道只能手术?但因为年龄和肿瘤部位的原因,医生拒绝手术,就是可手术,可妈妈瘦弱的身体又能承受几次?万般无奈,只能选择中医,而真正能治疗的中医要能遇到才行啊!。看现在打开搜索,都是实锤有效的广告,加上之前的莆田系医院,敢信吗?

  在网上漫天搜寻中,发现一个小方,醋蒜液,这个能用来治疗肺部肿瘤,并且说是非常有效,没有试过不敢相信,但都是食物,说不定有用呢?立即动手泡制,三个月后妈妈开始服用,平时特别怕酸的人居然说这个好喝,人也舒服,这一喝就是三年,三年中,妈妈陆续经历脑梗住院、甲状腺肿瘤手术,恢复都较好,每次进院都对原手术部位进行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期间妈妈还一次因染发而产生严重过敏,都没发现异常。看到妈妈恢复正常,真是开心,乘着孩子十一假期,全家人安排了一次5日出游,妈妈和我们一起坐车、乘船、爬山,比我的状态都要好。

  但回来二个月后,间质瘤复发,且发展特别快,记得8月检查都没有问题的。这次真正踏上求医的道路,急忙住院稳定病情,主要是肿瘤的急剧扩大挤压了消化系统,通过身体的适应、插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注意保证了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住院时认识的一位病友介绍了一位老中医,通过网络查询确实是一名实力医生——我们带妈妈去看病时,老医生80多岁的人了还头清目明,满头黑发。先诊后发药,药是寄到家中的,药粉自己用水冲服。用药半个月没见异常,但后续开始出现消化不良,排泄不畅,一直与老中医沟通,不时的按老中医的嘱咐用药,内服外治一起上,但情况依然加重,完全不能进食,人开始消瘦,急忙再次入院。当天的B超出来,严重的肠梗,因为肠道堵的太多,医生让我们准备后事,用药已起不到效果,只能进行支持治疗,期间多次进行了脐部用药和外治按摩,均没见到效果。眼看着妈妈只能躺在病床上虚弱无助,心中真是无力,休息的时间在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寻找,从治理肠梗的资料中发现一个药方,使用药方的是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妈妈的肠梗情况类似,通过《药鉴》辨别组方中的各药,不会造成大碍,按要求方法熬好,用保温杯带到医院,趁医生不在,记得是中午,先喝了几口,下午开始有排气现象,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多天不能下床的妈妈突然从翻身下床,到卫生间排出了阻梗肠道的未消化完的药渣,多天不思饮食的妈妈就开始要吃的了。

  那个中药不敢吃了,又开始找其它的中医治疗方法,终于找到本地一名间质瘤被治好的病人介绍的医生,辗转省城,第一疗程的药还没吃完,妈妈感觉到腹部的肿瘤变软变小,同时开始外排血液块,可以明确断定这些血液是肿瘤内的排出物,但随着血液的排出,尽管精神状态还好,妈妈的身体更加消瘦,咨询医生,建议输血,再三犹豫,决定还是听医生的,到医院输了800ML的血,在大雪天步行回家,状态还不错,但第二天就高烧后离世。事后分析应该是身体衰弱的原因引起的排斥反映,身体再也承受不了。

  在心情平复些后总结,妈妈的医治过程有几个失误的地方:

  1、醋蒜液的饮用没有坚持,因为身体感觉与病前无恙时的一样,就不再严格饮用,让原本已趋于平衡的身体再次失去平衡,后来的一位亲人肺部肿瘤调理时就坚持饮用,肿瘤迅速缩小,病情趋向好转,现与常人无异;

  2、在外出饮食时因为感觉身体无恙,没有忌嘴,极可能是饮食发物引起;

  3、肿瘤的产生一方面是身体的原因,一方面与治疗相关,在发现肿瘤前一年患过带状疱疹,皮肤表面上治好,但病灶处仍然疼痛,应是湿寒的郁积;

  4、在第一次吃中药粉水剂时由于急于求成,用药量过大,而没有考虑到脾胃虚弱,造成肠梗,又加上对护理知识不明的原因,在肠梗初期没有引起重视,依然按大量用药以致重度肠梗,造成身体重度损伤;

  5、在输血时没有考虑到身体虚弱,对外来血液产生排斥没有做好应对;

  孩子8岁时,给他讲中医和西医区别的时候,我是这样告诉他的,我们的身体就像行驶在路上的车,身体出现问题就像车偏离车道,这是危险信号开始,中医治疗是通过提醒、警示来引导你的车辆回归正道,而西医就是用外力将你的车或拖或拉或撞回正道,二者都是回归正道,但方法不一样,警示引导回到正道,车辆没有受损,而拖拉撞可能造成车辆的受损。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但个人的感觉却是如是。

  这里我没有任何攻击西医的意思,只是平实的陈述自己对二种治疗方式自己的理解。目前我们认识的西医是科学发展到近代后的产物,应该称其为现代医学才对,而之前的西医却是不乏犹如巫医类的治疗方法,只是我们没有接触没有感知。平时我们常说,西医是辨病论治,而中医是辨证论治,一个字的差别,但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与浩瀚的宇宙一样,是一个目前人类并未完全认知的完整系统,一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突然就产生的,肯定是整体的系统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而首先暴露出的情况,如我个人几乎每年都会在春夏出现的牙龈上火肿痛,多年来始终是左侧,这是胃火的表现,用中医就是在方药上是去火,在日常饮食上运用食物的偏重就能化解这个问题。西医则是杀菌消炎和止痛,中医是从根上解决问题,而西医是从看到和感知到的状况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二种方法优劣我们无从判断,只能是个人的喜好。但在效果上肯定是西医或更好一些(中医肯定也是更好体验的方法,只是我个人没有遇到如此高明的医生)。

  西医有中医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外科创伤,疫苗制备,生命系统支持,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的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的繁荣,生命体脏器的替代定可实现,但作为人类医疗的一部分,中医的发掘和研究也会出现一个另人瞠目结舌的结果,中医或会成为引领未来医学的一个引路者,它就是中医的经络,一旦被人类所认知,就如打开宇宙的认知的另一扇大门,是目前尚无法认知的高纬度空间。中医具有自身的巨大优势,一个很好的对比就能看出,中医护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让中华民族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的民话,中医有流传千年到目前仍在使用的经方和验方,现代西医呢?一种药的寿命是多少年?西医总是推陈出新,除了对新病症的针对用药,这个推陈出新更多的是弥补之前药物的缺陷而作出的补充。

  我家孩子因为他妈妈身体的原因,出生后身体比较瘦弱,自出生时就是牛奶喂养,直到4岁多不再喝,印象中一次喝奶超过150ML的量屈指可数,因为脾胃虚弱的原因,平时稍有不注意吃多吃过一些,就易积食发烧,尽管不愿意,还是到医院打印退烧,后来接触中医知识,用食物来调理,坚持了二年的早餐米汤,孩子的脾胃调整过来了,再加上艾灸、圆运动按摩及平时的注意,孩子告别了积食。再如受凉易引起的感冒,我们只要发现有受凉征兆,12小时内一碗姜枣茶,百分百没事,孩子7岁时自己都知道要在什么时候背艾灸盒,有一次他妈妈在外淋雨回家,小人自己煮了一碗姜枣茶让妈妈喝。最有趣的是在最后一次打免疫针时,打完后不过瘾非要医生再打一针,因为用食疗调理身体后不再打针,感觉打针好玩。收获最大的是自从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四年级,五年时间因为身体状况请假的次数没超过5次,且每次只是半天时间,没有影响到学习。

  任何医学都不是万能,中医也一样,但通过我们祖祖辈辈几千年实践并护佑我们的中医确实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掌握一些,如推拿、按摩、针灸等对我们的日常健康具有极大的益处。平时的食物都是我们调理和治疗的好药物,例如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主食米饭和面食,常吃米饭在因消化不好胃部不适时适当增加面食就能让胃部不适减轻,在积食消化不好时吃点山楂,平时多吃一些醋泡的黑豆花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是极好少花钱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一门神奇的医学,我们接触到的也只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其博大精深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如易位取物、收阴术、祝由术等,但因为文化传承中思想的狭隘性,造成中医传承中的许多优秀医学失传,不得不说是中医的大不幸;再加中医入门易精入难和中国地广环境多样性的原因,中医大家也只是在一定区域内传承,换一个地理环境许多医方效果也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再加上中医暂时无法如西医借助现在科学的严谨论证和数据支持,再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健康上的认知也是快节奏,什么症状买什么药吃就行了,中医逐渐成为一种保健或是最后的身体维持医学。

  中医西医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未来人类的医学应该是二者及人类其它优秀医学的结合,人类的发展需要它们的保驾护航。

  使用中医小方的一些验证效果(均在家人身上验证):

  1、 食疗帮助孩子改变脾胃虚弱的状况,结合锻炼,孩子身体大大改善;

  2、 运用醋蒜液抑制和缩小肺部肿瘤;

  3、 运用醋蛋液帮助一位老人(医生家属)解决不食不排状况;

  4、 通过按摩十几分钟让一位八十多岁不利行走老人自己持墙行走;

  5、 小方治愈了自己较重的肩周炎(右臂已不能顺利举起);

  6、 小方解决在本地医院无法治疗的较严重肠梗;

  7、 小方解决老年人脑梗出院后依然头昏眼皮重的状况,让医生都感到惊奇。

  文章结尾之际,又用一个小方打通了一位因食道肿瘤堵塞了食道患者的食道。

  本文思想参考邹时桢的《什么是中医》和高源老师的《幸福的资本》部分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