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回 浅见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红楼梦的故事可以说上下回之间环环相扣,有时看似平常的话语,实际上都有着作者的考虑和安排在里边。
比如第一回中写:娇杏回头看了雨村两眼,雨村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以及后来娇杏感觉新来的太爷好面善,倒象是在那里见过似的。这些为第二回的雨村收娇杏作二房埋下了伏笔。由“封肃被官差带走”,便牵出来了第二回开头的事情。
作者以贾雨村这个人物为主线,牵出了冷子兴,以“雨村偶遇冷子兴”,又牵出第二回后半部分的故事。
我们知道,周瑞的媳妇是王夫人的陪房。冷子兴是周瑞和周瑞家的女婿,是都城中的古董商,和贾雨村又是好朋友。
当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荣国府时,便使贾家众人在他口中整体亮相了。这也是作者创作的巧妙之处,试想贾府上上下下如此多的人,一一描写未免大费周章,如此一构思就好像拍集体照时的短焦聚集,整体的画面感凸显,真实感也更强一些。于是,两人一问一答,边说边议,把一座贾府就像用望远镜、显微镜、摄像机等高端设备轮番上阵,讲演了个通通透透。
据冷子兴的简单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也便渐渐地清晰起来。
其实,让文字拥有画面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让这画面感以整体、局部的形式,在适合的时刻和场景中呈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可是曹雪芹却非常善于营造这种“画面感”,而且他写的画面还是有情绪和情感在里边的,这点特别值得学习。
作者的另外一个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就是:他描写人物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角度来展现。
比如写贾雨村时,先是客观而又详细地介绍他的家境等个人情况;再从甄士隐的眼中来看雨村;更绝的是,后面又通过丫鬟娇杏的目光来写,由此还引出了二人的一段故事。作者仅用“敝巾旧服”、“腰圆背厚,面阔耳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样简单的几个词,就把一个帅气英俊却又穷困的书生形象一跃纸上,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曹雪芹写人,很注意人物的身份,身份不同,眼光、心态、语言等就不同。
说到宝玉时,他在冷子兴和贾雨村眼里又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冷子兴是商人,精于人情世故,又跟贾府没什么瓜葛,所以能冷眼旁观,他评贾府就很实在,很准确。比如,他看出贾家虽然表面上还是一派繁华气象,但其实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也尽上来了”。而且,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而最要命的是,“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可谓一语道破贾家困境的本质。
而贾雨村因为有跟贾府同宗这层关系,加上自己也是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又一心想走仕途,特别向往贾家这样的豪门权贵,因此,他对贾家的评价就偏高,总是往好处想。
另外,在《红楼梦》中,像贾珍、贾赦这些人,一出场就不是好东西,是吧?贾雨村可不是。作者把贾雨村这一人物写得有些有肉,相当饱满。把他前后的变化做了对比,把他从一个优秀的男子到一个无恶不作的坏男人的蜕变,描写得入木三分,并且写出了一点圆形人物(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之感觉。
贾雨村的一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某些读书人的一个经历:苦读、赶考、高中、做官、革职、复出、高升,最后枷锁扛、获罪。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转折点就是贾雨村为官,就是他中了进士以后做官那个时期,在这个时候一个本来非常优秀的,才华出众,胸怀大志,颇有骨气,本来可以做个好官,但是在肮脏的官场当中,他逐渐被腐蚀,终于沦落为一个昏官,甚至是一个社会的祸害。从对贾雨村的描写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的看透,和对炎凉世事和黑暗官场的讽刺和悲叹!
借着贾夫人的去世,林家正式出场,借这冷子兴之口向读者告知林贾两家的关系,也交待了“林黛玉被姥姥接到贾府”以及“贾雨村后来再次为官”的背景和原由。
文中写到:“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简单几句话就把林家的背景和现状描写得请清楚楚。
“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见他生得聪明俊秀,也欲使他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写出了林如海和贾敏夫妇对林黛玉的疼爱,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贾雨村才能够成为林黛玉的老师。
重要的是,贾敏很快就去世了,林黛玉在六岁就失去了母亲,可怜的命运是注定的。后来寄身贾府也是顺理成章。
把第一回和第二回综合一下,林黛玉的形象跃然纸上:有着离奇的前世,高贵的血统,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幼年失恃,命运堪怜。
如上所述,第二回的主要人物也就基本都点到为止了,咱们第三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