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做的,就是让奇迹沦为日常

2017-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鲜悦文化

13日凌晨苹果公司召开了科技界的春晚,在iPhone十周年之际,这场发布会倍受瞩目。网络上流传的泄密信息也早就让燥热的舆论从激流暗涌变得人声鼎沸。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提到过,苹果的营销哲学有三点:一是共鸣(empathy),二是专注(focus),三则是灌输(impute)。第三点是意味着“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等,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而如果我们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了。”

所以史蒂夫·乔布斯剧院(SteveJobsTheater)的首次亮相,用罗马数字X代替的10,以及库克缅怀乔布斯的开场白等等,让这场发布会比起以往注定要有更浩大更优质的仪式感。

全面屏,Face ID,Animoji,AR摄像,无线充电等在发布会之前就泄露的创新点,在会上被一一验证。但新鲜感的缺失,并不妨碍这次产品的颠覆性改变带给粉丝的狂热。

ifanr认为iPhone X 此次的七大创新堪比古龙笔下的七种武器。

但事实上,苹果一直以来都并没有真正发明许多新功能。

就好像当年比尔盖茨将Windows摆在乔布斯的面前时,他叫嚣道,“你在盗用我们的东西!”但盖茨反驳:“好了,史蒂夫,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更接近于这样——我们都有个有钱的邻居,叫施乐,我闯进他们家准备偷电视机的时候,发现你已经把它盗走了。”而施乐,才是那个最早做出图形用户界面的公司。

苹果更像是亚瑟之王,有人做好了锋利无比的剑却把它插在石头里,只有他能先将剑一把拔出,带领用户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用户体验里感受科技的美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自成拥趸,拜倒在乔帮主的苹果派里。

乔布斯在他的自传里谈到,“宝丽来的卡温·兰德曾谈过人文与科学的交集。我喜欢那个交集。那里有种魔力。有很多人在创新,但创新并不是我事业最主要的与众不同之处。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而这种人文精神,必须贯彻到最接近人的琐碎生活里,才真正称得上关怀。

2013年Touch ID在iPhone5S上出现之前,其实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存在近十年,但始终没能普及。只有苹果将其应用在iPhone时,才几乎完美地解决了体验的诸多缺陷。

短短几年,我们早就习惯了将拇指放在home键,完成各个场景下的解锁、验证、支付等诸多行为,就好像我们一直就是这么操作的。苹果就是这样悄然且霸道地让我们把昨天还在惊呼的玩意变成了平常。

但是就在十周年的发布会上,他们宣布抛弃home键,抛弃Touch ID,将手机改造成了带刘海的全面屏,应用上Face ID(实在忍不住插句嘴,齐刘海和大边框真的令人难以接受,还好我没钱买)。

Face Id使用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基于此技术,苹果同时还推出来好玩的Animoji。

实际上在苹果发布iPhone X之前,刷脸时代就已经初显春意。

且不说该技术早就被公安利用进行人员抓捕快速破案,许多公司也已经利用其给员工上班刷脸打卡。

和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也变得越来越多。

前段时间肯德基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刷脸支付的点餐机,只要你对准摄像头“微微一笑”,然后输入手机号就能支付成功。在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换发型还是化妆,亦或是和朋友一起站在摄像头前,人脸都能被准确识别出来。

而且就在苹果发布会的前一天,国产厂商小米也推出了第一款拥有人脸识别系统的手机。VIVO也此前发布了具有人脸解锁功能的产品。

但在iPhone X没出来之前,大部分人都对这些初露头角的人脸识别应用似乎不以为意。就在Face ID出来以后,网上的段子开始层出不穷。

大家一边看着梗哈哈大笑,一边终于有点恍然地感觉到——“刷脸时代”要来了。

但这点恍惚的时代感只有这么一会,人们也很快会忘记这些笑话。因为在苹果的推动下,过不了多久,这个科技也会沦为日常生活的片段之一。

我们以为遥不可及、痴心妄想的力量,就这么混迹于生活的鸡零狗碎中了。但或许,这就是乔布斯所期盼的魔力。

资料来源:《史蒂夫·乔布斯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