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您是否成为了希波克拉底?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依然早起,重复昨天的故事。
河边,清晨的风吹拂着脸庞,温柔,静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这样的清晨。
坐在桃树林边,抬头就看见一片片绿色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宛若那一个个孩子的笑脸。仔细一瞧,枝头上长着一个个核桃大小的青绿色的桃子。
我像一个孩子般地数起来,才发现有点儿数不清。一棵桃树会结出多少个桃子呢?这一大片桃树林,会结多少桃子呢?这么多的桃子在这滨河公园边,任由人们采摘吗?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这个公园作为自己的课程基地呢?
遐想一连串的问题后,手捧着本学期选修的新网师课程《构筑理想课堂. 小学语文》开始阅读起来。阅读的部分是《课后反思 检查效果》。
首先读到了一则“冷峻的反思”:2400年前,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高自己医术的策略是:给病人开出药方后,把预测的治疗效果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预测和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和课堂教学相比,希波克拉底的药方就好比我们的教学设计,预测的治疗效果就好比我们在教学中的预设,服药后的病情效果就等于是我们学生的学习效果。
运用于我们的课堂,就是是这样的过程:针对问题及目标提出预设(即开出药方),然后在课堂上用行动来践行,获得一定的成果,最后获得一个可以评估的结果。
记录下预测的治疗效果——我们称之为“教学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下药(教学)过程中及下药之后,将自己的预测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读到这里,我在思考: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与希波克拉底医生的行为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做一名希波克拉底吗?
我们与希波克拉底医生的行为有哪些不同?
一是对象数量的差异。医生开处方是一对一,而我们在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却是一对N。即使是同一类病人,也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医生在治疗同一症状的时候,也会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开出不同的药方。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N个不同的学习个体,一个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出的同一个药方,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显然是不行的。
在疫情当前,现在防疫工作中提出了“一校一案”“一人一策”的方针。防疫工作常态化的今天,是不是也逐渐地走向了小范围、个体化。
二是对结果的跟踪。医生因为实施的是一对一,就像今天防疫工作中的“一人一策”一样,他将实际效果进行记录跟踪,与预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而我们在大班额的教学情况中,无法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效果”的检测跟踪,对比分析。这是一个工作量太大的事情,普通老师一天不吃饭不睡觉也是无法完成的。
但是听说现在的大数据,是可以实现这种“一对一”跟踪诊断的,那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想起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一次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学习。几个主讲教师几乎都是博士,他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课堂教学场景进行全景实录。教师的所有言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行为是否恰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比。那样的分析,就能实现理想中的“一对一指导跟踪”了。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是无法做到的。
三是教师有无这样的研究意识。希波克拉底医生的记录,其实就是一种研究。而我们有多少教师能坚持这样记录自己每一堂课的教学(药方、实施、效果)情况呢?有多少教师能这样坚持记录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变化呢?大多数老师每天都按部就班,以上完课,改完作业为己任,每一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在每天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思考因缺乏记录而肤浅,教育教学中的灵感因缺乏记录而稍纵即逝。因此,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缓慢。日复一日,在职业生活中找不到方向和成就感,于是,很多教师开始选择“躺平”。有的教师又心有不甘,出现了45°人生。
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做希波克拉底
在这一节中,还讲了如下观点:
课堂教学当中的三大模糊点:一是目标不清;二是学习过程不清;三是学习效果判定不清。
针对教学中的三大模糊点,为了不做一个糊涂医生,我们应该设法做到:
1.课前明确清晰的目标;
2.依据掌握的其他信息制定出课堂药方(教学策略),尽可能在课堂上及课下进行检测,用检测出的结果,来检测我们的目标、策略是否合理及有效;
3.形成一种反思习惯,要持续追问:为什么我的估算正确率如此之低?哪些方法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课堂反馈?
要成为一名希波克拉底,反思中的追问与记录,我个人认为是其最重要的一点。
昨天在收拾物件的时候找出了一张光盘,上面写着“新老教师同课异构研讨《棉花姑娘》——树人小学一年级教研组”的字样。
我趁着兴致打开光盘,插入电脑,虽然电脑发出一阵“呜——呜”的声音,终究把视频打开了。原来是在2011年,我在树人小学承担的一次同课异构的年级教研活动。
光盘里有三个视频内容,一是我自己作为老教师执教的一节《棉花姑娘》,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课。二是青年教师李飞来执教的《棉花姑娘》。三是我们年级教研组集体研讨两堂课进行的反思。
这次同课异构的执教活动,带给了我们每一个教师许多反思。无论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初入讲台的新教师,通过反思,都让教师的目光更敏锐,更能够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我们学校实施的“三人行”研修,不就是这样的同课异构吗?我们的“一课三磨”,不就是在追问和记录吗?
亲爱的老师,您是否成为了教学中的希波克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