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16/21 实践原创— 《谁藏起来了
19120 程思思
绘本:《谁藏起来了》
时间:2018/11/05 下午3:10-3:30
地点:深圳**幼儿园小小班(2-3岁)教室内
人数:10人(含一位外籍和两位混血双语小朋友)
方式:手持绘本翻页
道具:10个动物公仔,公仔收纳网、10个跳跳圈
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16/21 实践原创— 《谁藏起来了》【绘本介绍】
《谁藏起来了》是一本让2-3岁小朋友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的经典低幼游戏认知绘本。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等18个色彩亮丽、轮廓清晰的动物朋友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正在阅读这本书的小朋友。这种直面书中形象的手法,可以带给小朋友强烈的参与感。
本书的语言重复中富有变化,“猜猜看,谁藏起来了?”“猜猜看,谁哭了?”“猜猜看,谁转过身去了?”动物们轮流躲藏,变换各种不同的姿态,设计构思巧妙,令人惊叹。
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16/21 实践原创— 《谁藏起来了》【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让小朋友们认知18只小动物,并且能够试着说出小动物们的名字。
2. 锻炼小朋友们的视觉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二、活动过程
1. 导入
(1)教师自我介绍:Hello,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故事姐姐Cici,很高兴认识你们。
(2)英文手指谣 Finger family :配合手指操唱。
2.听一听
(1) 带着小朋友们逐个认识封面上的18只小动物,配合着动物的叫声和体态特征。
(2)“猜猜看,谁藏起来了?” 请小朋友们观察哪只小动物藏起来了。用提问的方式推动翻页,同时鼓励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记忆。
3.说一说
(1)回顾书中的藏起来的小动物,并请小朋友们试着说出它们的名字。
4. 玩一玩(延伸活动)
(1)每个小朋友轮流到动物的“小房子”(动物收纳网)前,伸手进去请出一只小动物公仔,并和老师一起(或者学着)说出动物公仔的名字。
(2)带着动物公仔分别站到跳跳圈里,每人一个圈,玩“猜猜看,谁转过身去了?”的互动游戏。
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16/21 实践原创— 《谁藏起来了》【反思总结】
备课除了备课程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程度来设计课程和活动。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小小班的小朋友们讲故事,而且是10个不认识的小朋友。他们的认知程度如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他们在家有亲子共读的氛围和习惯吗?他们听故事的时候,专注力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对我而言都是未知的。课前也没有办法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孩子们的情况,我唯一可以参照的是我女儿2-3岁的状态,所以备课也是回顾我女儿的2-3岁的状态来备。我女儿也是个例,她毕竟不能代表普遍。所以,进小小班前,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果然,令我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在那30分钟里。
首先,在自我介绍环节,我自我介绍后,走到小朋友们面前,请他们轮流说出自己的名字,大概只有3个小男生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余小朋友都是萌萌的看着我,然后我只能笑说“没关系”迅速转下一位小朋友。
其次,听故事环节,我刚打开书,外籍小朋友就走到我面前拍书,甚至将书拍打到地上,做过妈妈带过孩子的我,心里很清楚他因为年龄小, 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只能用身体语言向我传达信息。他是抗拒这本书?还是抗拒他听不懂的语言?初次见面,我不了解他,只能课后向园长请教了。
最后,在活动环节,我担心他们站起来会到处乱跑,所以预设他们站在跳跳圈里,玩“猜猜看”的游戏,结果,他们的注意力都在跳跳圈上,把跳跳圈当呼啦圈套在腰上玩,见此状我立马调整了游戏方案,改成“动物跳房子”。
虽然,有些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我知道小朋友们除了听故事,其实也是在认识和观察我,所以30分钟里,我都面带笑容,完整地把整个活动进行下去。其中,有一个男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不错,全程和我互动,其余小朋友的参与方式是以听和看为主,有小朋友回应和没有人回应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阿Q精神的我,失落中还是有一点点欣慰的。
第二天跟园长交流,才得知那位和我互动的小男孩的父母和爷爷都会给他讲故事,而其他小朋友的阅读还是进入幼儿园小小班来才接触的,他们能够安静坐下来听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这让我感觉接下来的几天更加有挑战了。我要选更低幼,更有趣味性,画面更加夸张的绘本,而且我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也都要更加夸张,小朋友们都喜欢小丑,而我就得“像个演员一样在他们面前表演”。这对于本科不是幼教专业的我而言,挑战很大。
我要给自己打气,必须迎难而上,每一次自我挑战,都是在突破自己,像竹子拔节生长那样。
【最后但同样重要】
非常感谢该幼儿园园长和行政刘老师对我们几位故事姐姐的鼓励、支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