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哲思

【狗镇】——我们无路可走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102人  向死而生的鱼

这是一部拷问人性的“恐怖片”。电影的主题很清晰,又很晦涩。

导演也许想要表达些问题,解决些问题,却最终无法解决。

最后一场对话,几个鲜血淋漓的关键字理清了导演的思路:审判,宽恕,正义,傲慢。却找不到人性的出路。最后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无路可走。

套路

狗镇的居民表面善良简单,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舞台剧式的布景,一开始只是暗示着小镇简单的生活——一成不变,没有秘密。


但Tom觉察了居民心中潜藏的缺陷。他希望Grace能为人性带来恩典,却没想到Grace令人窒息的美丽和令人不安的身世激发了最大的恶意——直到他自己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故事的套路很简单,当人人都可以做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即使这是邪恶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趋之若鹜。没有参与的,心中也总会有一丝羡慕。"你是个好人的原因仅仅是没有机会作恶。"

Grace作为受害者,尽管她实际上握有审判的能力,却一直选择宽恕,她不认为人有通过暴力追求正义公平的权力。

理解

导演用Grace的父亲说出了Grace所坚持的善意,实际上是最大的傲慢:她傲慢地坚持内心中的那些善意(宽恕、容忍),最后成为邪恶滋生的温床。 甚至她最后也承认:只有这个小镇的消失,才能让世界变得好一些。


而傲慢,恰恰是最大的原罪。最后,Grace明悟了,我们也明白了,人性的高贵很少能来自悲天悯人的宽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审判才能“管教”好人性。她放弃了狗链,不仅让自己成了狗,也让全村的人都成了狗,

那么,道理讲清楚了吗??其实没有,一旦人学会了用暴力实施审判,即使是追求正义,人性中的恶意总会找到滥用审判的借口。无论是斯诺登还WikiLeak,都是希望能让世人警醒,认清这个血淋淋的事实。所以几百年来,建制派和泛民派的斗争构成了民主政治的主旋律。唯有两派的合理制衡能让人类继续这个危险的游戏。

斯诺登电影剧照

所以,无底线的宽恕是一个极端,Grace代表了这个极端。而无底线的滥用审判是另一个极端,Grace的父亲和她最后的选择代表了这另一个极端。

如何有效限制审判的极端,这超出了这部电影的演绎能力:导演只能让Grace选择冷酷和暴力来实施审判。有人觉得最后的结果大快人心,而我只能因生而为人感到深深的绝望:人的一生都在犯着大大小小的错误,除了为之负责,我们无能为力。

尾声

宽恕会纵容邪恶,而审判会激发邪恶。人性,总是个无可救药的东西。就像郑也夫的书名,其实,“文明是副产品”。人性中的恶意,如果不加以看管,总会找到宣泄的出口。如果没有狗链,最后剩下的,只能是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