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之反思
今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元宇宙”无疑成为了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资本的欲望永无止尽。
什么叫元宇宙?
元宇宙的概念缘自于史蒂文森的《雪崩》。据说他在书中描述了一个荒诞的赛博朋克世界,用以来警示人们注意资本主义与无管控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危害,可书中对虚拟社会的构想也为大家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Facebook的创始人便准备借用“元宇宙”三个字,命名自己的公司。
“元宇宙”,就是这些互联网精英们想全力打造的一个世界,一个梦一样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我们可以戴着不同的面具,在数字世界中交友嬉游、工作娱乐。与现实世界无异,全然地投入其中,只不过我需要分裂为一个现实的物质的我,和另一个虚拟的数字的我。
心理层面的反思
不由得想到了咨询当中的来访者,正因为父母的唠叨和控制,老师的要求和鞭策,社会的竞争与追赶,还有各种现实环境的嘈杂与变幻,他们抑郁了,焦虑了。干脆逃到手机游戏中,逃到二次元的虚拟世界里。在那里披上盔甲,换上超人的服装,变身不同的角色,在那里乐此不疲,希望不要回到现实。如果手机被没收了,他们便逃到想象的世界里,完全活在幻想当中,有些甚至分不清现实,精神分裂了。
这是我们人的一种本能,保护自我免受强大压力的本能,逃到一个更为舒适的空间,当你回不来就会造成分裂。
如今,“元宇宙”披上资本的外衣,家长们便忘记了当年是如何把小孩送去各种机构戒网瘾,自己却沉醉其中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看着他们谈得眉飞色舞,我内心升起了莫名的担忧。
心理专家曾奇峰写过一本书《幻想就是现实》,讲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和驾驭我们的幻想世界。正因为我们是一个有现实检验能力的人,才分得清何为幻想,何为现实,如何更好地平衡和适应内外世界。
可现在,元宇宙如此被广泛热议与推崇,被资本裹挟着急速发展,无法不令人担忧,将来若长时间呆在那个世界,依赖那个世界,我们还能回到现实吗?还能认得出身边的活生生的父母和朋友吗?这会不会是因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逃遁?
记得《三体》开篇便是一系列高级知识分子的死亡追踪案例。他们白天是教授,是科学家,晚上戴上VR镜,穿上VR套装,完全沉迷于另一个世界的游戏中,随之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崩塌,一个一个自杀身亡。这不正是平行世界带来的毁灭吗?
元宇宙,就像神送来的一个礼物,一个巨大的特洛伊木马,在人们欢欣鼓舞下,悄无声息地侵蚀与摧毁着我们。
希望是我的杞人忧天吧。
可仍然不得不反思:
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以其便捷、高效、高能的超人形象站在我们面前,面露着温和的可爱的笑容时,是否,也像特洛伊木马一样,隐藏着不可估量的毁灭性的能量,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大脑和内心?我们如何识别这匹巨大的木马,合理利用它积极的一面,随时注意平衡它消极毁灭的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