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
17汉本二班 赵光慧 15870202727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每当我踏上背井离乡的脚步时,心里总会有着会回来的信念,即使身在他乡,心里最思念的还是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
我的故乡嘛,坐落在山的一头,我也算是大山里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贵州的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用地理知识来说就是这样。许多北方的朋友到我们这儿来都要连连感叹,山路十八弯和崇山峻岭不是空穴来风。对于我这种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早已习惯了它的“古怪”,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天气,某一天突然下雨,让你措手不及,在外的人马不停蹄地跑回家收衣服,或晒在阳台的辣椒,天气预报在我们这儿不管用,只能用你的神预感去感知和对它的了解,天无三日晴是这么来的。
记得小时候,经常和爷爷奶奶去山上,我们村每家每户都分配到一块儿地,我们叫林场。我们村每家的劳动力都回去林场种植一些都水果,那时候村里没有什么小卖部和水果店,只能靠自家种植的水果来解馋,当零食吃。每次去山上我都特别开心,和表哥堂姐们一起在路上追逐打闹着,爷爷奶奶在后面一脸淡然的走着,我们从小就是滚地里惯了。一路上还会有许多野果子吃,那时候的野果子可稀罕了,简直是我们小孩子的零食,这就是我们跟着来山上的原因。年纪较大的哥哥或姐姐扛着锄头,较小的弟弟妹妹拿着镰刀或小篓子,这也算是为爷爷奶奶分担一些了。锄头用来松土,镰刀可以除一些杂草,小篓子用来装成熟了的果实,我们经常争着拿小篓子,这样吃到的果子就多一点。为什么一直说爷爷奶奶呢?当时在村里流行外出打工,一些人出去后回来都赚得还算比在家里多,因此每次过完年再出去时,都会带上一批想赚钱的同村人外出打工去了,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为了家里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不得不割舍尚还年幼的我和哥哥。好在我和哥哥的童年还算过得快乐,这也是唯一的缺憾,我们也都非常理解。
待到哥哥上初中时,爸爸妈妈回来了,哥哥到了叛逆期,不得不回来照顾。那时候的我上小学,家里的粮食全靠爸爸妈妈种,我这个小劳动力当然不能浪费。我很喜欢放田水的时候,到了放田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粮食快熟了,把水放出去,待到田里晾干了方便收谷子。这时候会有许多养肥的田鱼,我们村的习俗是放田水就意味着要请客,叫客人们到家里吃又肥又嫩的烤鱼,庆祝秋收,这就是我开心的理由。感觉自己小时候特容易满足,而且非常的天真,不用去想过多的事,没有烦恼,对故乡的概念更是没有太多的理解。每次语文作文写我的家乡时,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家乡的美食,好玩的景点,或者风俗习惯之类的。知道渐渐长大以后,离开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一个人时,才会明白那些过去的一幕幕美好的回忆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甚至心里。
故乡,有我喜欢的景,爱吃的家乡菜,我爱的亲人们,更甚是许多从小到大的玩伴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敬爱的老师,从自己身边擦身而过的一些举手之劳,都不会忘记。故乡,我的惦念,更是见证了我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