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录(简书阅读)

周勇//5.19立夏十五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六)//

2021-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山流水无情剑

      题记:辛丑春日,我曾分十二期与简书诗友共同学习了王渔洋先生“绝句创作十二法”,有幸得诸多诗友关注赏睐。其间,亦有诗友诗文往来,言及诗词创作之心得,或论及诗词格律,或畅论律诗创作之法,或细谈对仗之思悟等等,我一一拜读欣赏,亦颇多收获。

      在诸多交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北省抚宁县坟坨中学王应文先生《谈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一文。王先生文中所列“律诗对仗”形式凡二十余种,角度新奇,见解新颖,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文中例证,乃王先生本人诗作的例句。我认为先生之论,大有学习借鉴之处。好东西,我不敢独享。自今日起,我将分期与大家分享,以飨同好诗友,以明切磋交流之意。今天,分享王先生“谈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第十一、第十二两种形式。

    王应文先生论对仗有一段前言如下:

    对仗是律诗必有的语言形式。对仗句能使诗显得凝练、整饬、匀称、典雅。因此好的对句往往成为律诗中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大大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但如果只一味追求“规规然于媲青比白”,则容易流于板滞、堆砌。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对仗句的技巧灵活多变,不仅表现在对仗的语义内容方面,也同时表现于对仗的语言形式方面。既可以在对仗的两句之间变化,也可以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变化。下面均以我自己律诗中的一些对仗句子分别加以叙述。

第十一种:语气变更法。

      一句或一联用陈述肯定的语气,另一句或一联则用感叹或疑问的语气。如:

例①

皆怜西子貌,谁羡孔夫行?

例②

楼影堪遮衣袜冷,

月光怎补半床闲。

例③

不与花争俏,何须雪可怜。

例④

降旗天亦恸,垂首地犹伤。

云邈无归路,山高怎望乡?

      上以陈述语气与感叹语气相对或是肯定语气与疑问语气相对。上下句唱叹起伏,抑扬有致,有效地增强了诗句的情味与韵致。

第十二种:句法变式法。

      张中行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中提出:“律诗中间两联结构不可用同一个模式,否则算合掌。”他这里所说的结构即指诗的句法结构。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如果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就容易显得呆板。如:

例①

唾怨云乌天落泪,噙仇雪暗地披纱。

长江大浪托白骨,短日微光掩赤霞。

      这里上联用正对,下联用反对。

例②

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敢迈巴人拙步履,强登白雪雅厅堂。

      前联为反对,后联为流水对,两种句式并相成趣。

例③

汗苦三春堪寄兴,花香一夏可知心。

和风至矣歌拂袂,怜意生焉月满樽。

      两联虽都为复句,但结构不同。又前联上句为转折复句,“汗苦三春(却)堪寄兴”,下句为假设复句,花香一夏(犹)可知心。下联又用了文言虚词“矣”“焉”入诗,而且节奏特殊,趣味盎然。

      (未完待续)

        2021.05.1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