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斌杂谈

你不积极点,我们怎么能好好地发生故事呢?——关于提问题的建议

2017-11-19  本文已影响20人  小斌PPT

本文共计2400余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我想问个问题,图中的是怎么回事?”,或者“图中的要怎么做出来?”,然后配了一张图。

你是否见过类似的情况呢?

这个提问者显然是存有疑惑,但这样提问,让想帮他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困惑,他想问的是什么意思?他是觉得哪一块不懂呢?我猜猜,他大概是想知道这个是怎么弄出来的,额,不,他也可能是对那个图标感兴趣……噢,我晕了,随便说吧,或者还是不说了。

问问题,似乎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懂得问问题,首先一方面自然可以解除自己的困惑,另一方面则可以开拓思维,也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我这个人,倒不怎么喜欢问问题,更喜欢的是,帮别人解答问题,但作为一名回答者,渐渐也会发现,提问者要会好好提问,这样大家才会沟通地更舒适。

现在,我在各种专门的问答平台(例如悟空问答、知乎等)上回答问题,另外还会在一些群里进行答疑。平台上的问题始终有限,而且在平台下回答,可以轻松一点,另外也与更多人交流,汲取经验。

下面我也稍微介绍我的答疑情况,不感兴趣的可以适当略过

我参与答疑的群,都有什么群呢?

首先是有很多陌生人的群里,虽然是陌生人,但却是有着某些共同兴趣爱好的人,那兴趣爱好就是PPT了。

我通过各种途径加入了PPT相关的群里,但一开始加群,并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只是希望自己能对PPT有更多的接触,而有时候只是为了某些相关福利。

现在回顾过来,各种主流PPT插件的Q群,我都加了,没想到我这么主动。

刚加的一段时间里,我只会待在背后,一直等待着他人或者群主有什么大动作,大概是认为这类信息才是有价值的,我对群里很多聊天都漠不关心。而实际上,像这样等待的话,群对我们而言,真的意义不大。因为群里其实不多有重大的消息,只是偶有,一味等待下去,慢慢我也觉得这些群没什么用处了。

自习惯了答题后,我发现我也可以去帮忙群里的小伙伴解决问题,不一定能解决每一个问题,但总能解决一部分,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有价值的,原来群是可以这样去玩的,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点一点地巩固自己的知识,这样既帮助别人,也提升自己,也可以顺便进行勾搭,感觉真的不错。

当主动做一些事情后,就不会总是充当一名等待者。群对我而言也变得有意义了,从前不怎么去看的群信息,现在都会认真去看,或者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思考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用的内容。

积极回答问题,并不是逞英雄,我肯定也会有犯错,也会有答得不好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犯迷糊。但我是预料着自己可能会犯错的,或者说我已经有所觉悟了,即便可能会错,我也不会害怕,犯错能让我知道自己不足、不擅长的地方,让我变得更加强大,逃避只会让自己错过成长的机会。

接下来,除了兴趣相关的群,我还在一些生活群里答疑,这样的群,怎么也有一些生活中相识的人,即便不认识,也会生活在较近的地方,或者有着某些关联。

但是在这些群里,一般不会有那么多PPT方面的问题,但我除了对PPT感兴趣,我对电脑的使用也有所研究,我在资料搜集整理方面也下了挺多的工夫,所以,我也可以提供一些价值,刚好能解除一些疑惑。

-----正文开始----------

然而,到现在,回答了若干问题后,我发现,提问的人不都是会提问的,不会提问的话,人家又怎么能帮你好好解决问题呢。下面我给提问者提2个建议

❶ 积极提供信息

我认为我的分析能力还可以,面对各种问题,我也可以分析个大概。但是,有的时候,有的人真的不会提问题,提供的信息很少,我明白对方是想强调问题的所在,但是,这样的话,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别人给你正确的回答。

当然,我不是说,面对这种情况,就完全没有办法,有的时候,问题还得抢着答的,我也不太可能花超级多的时间跟对方一句一句地询问情况,这对于问答平台来说更是如此。其实,表面上,给的条件不多,但仔细琢磨一下各种可能的情况,根据提问的方式,就可能排除各种情况,从而明白对方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具体的情况大概是怎样,因此我也能给出合适的回答。

而我当然是试过了才敢这么说的。

但是呢,这样做,始终是比较费劲的。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有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行。

提问者不主动一点,不好好地提供信息,那么人家又怎能如愿地帮你解决好问题呢。

其实我也见到过类似的情况,表述不清楚,截图信息量少,导致人人在乱猜,还不一定能猜对呢,方法是没错,只是并不适用于提问者的情况。

所以,积极配合才是上策。另外,我不否认,对于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很可能会不知道该提供哪些信息,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好好听从回答者的需要,如提供相关信息,可以的话提供源文件或允许远程操作等。

❷ 积极思考与响应

这一点,主要是基于我的在校报账经历。

财务处负责报账的人,对人的态度,让人感觉不太好,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有太多没有准备好相关材料就去报账的人了,给他们惹了很多的麻烦,所以他们的情绪不太好。他们,往往不太愿意跟我们说得太多,喜欢一次给我们揪一个问题,如果我只抱有等待别人回答的心态,那是不行的,而是要积极询问,还要积极思考,充分理解他人表达的内容,这样沟通起来,可能会让他们舒服一点,心情好的话,大概就愿意跟你多说几句了。

其实,在哪里问问题,不都是这样。人家说的时候就好好听,不说的时候就充分思考,说说自己的理解,让人感到你的诚意。你自己都不在意的话,人家还要替你在意吗?人家帮你解决问题,自己也不能只是懒散地等待着。如果有人向我问问题,我也希望对方思维能主动点的,否则,下一次都不太愿意理你了。

我是小结

提问题,是一个有趣的技能,从一名回答者的角度出发,我能很深刻地体会到好好提问的重要性。本文,我对提问题列了两个建议,分别是积极提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其中,与对方互动,与对方的思想交流。

以上我所说的,是基于已经有明确问题后提出的建议。关于思考能提什么问题,我仍在积累中。

欢迎留言自己在提问中的技巧,或者如何能提出好问题。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小斌感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