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从彼此的世界路过100次,也不打一声招呼!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8人  北境之风
image

茶与酒,从来都在各自的圈子里担纲主角,而彼此交集不大。

陈继儒《小窗幽记》有句话:“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茶类隐、酒类侠”,说得十分精辟。

茶之美,在于清淡,令人回味绵长,心境恬淡,以清明的理性规避风险。

酒之美,在于浓烈,令人热血澎湃,心醉神迷,酣畅淋漓的投入。

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风格境界,如果把茶比作空谷幽花,那酒就是尘世豪侠。

虽然侠客也可以游历到山谷,花也可以被采来尘世,但即便相遇100次,他们也不会为彼此驻足。

从本质上讲,茶是空灵之萃,是木之水。一杯清澄明净,香气袅袅,让人不知不觉心神俱寂,物我两忘。

酒是浓烈之性,是火之水。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仗义豪迈。

与茶相伴的往往是禅定、是香道、是棋艺、是琴韵,恬淡高雅,至味清欢。

与酒相伴的往往是高歌、是剑舞、是兴酣落笔、是吟诗作赋,直抒胸臆,慷慨激昂。

所以自打出生那一刻起,茶与酒走得就是完全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

image

在有史以来记载的文人雅士当中,从不喝茶或从不喝酒的应该极少,但起码都有各自的喜好倾向。

比如说阮籍、李白这种嗜酒如命的人物,要讨好他们只能用酒,用茶毫无疑问会大遭白眼。

但对于陆羽、卢仝这样的茶界泰斗,恐怕对酒就完全提不起兴致。

茶和酒都是人们和亲人、朋友之间交流的一种途径,它们都可以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冰释人们之间的一些误会。因此也就诞生了茶文化和和酒文化。

但茶与酒始终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两种相反的形象。无论是超脱还是现实,是出世还是入世,总是不同的意味和感受。

最后再列一条二者不搭的医学根据,就是“茶酒不宜同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

现代医学研究也标明,酒中含有酒精成分,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浓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

两者合而为一,双管齐下,加重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十分不利。

image

此外,醉酒后也不宜饮浓茶。

因为酒精的绝大部分均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之后再变成乙酸,乙酸又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排出体外。

浓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脏发挥利尿作用,但会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

由于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茶与酒这一对天生“路人”,因为个性太鲜明,注定不会成朋友。

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圈子里叱咤风云,即便哪一天偶然碰面儿,也视若无睹的路过,连招呼都不打。

小贴士:

酒后不宜饮茶,尤其是浓茶。

为了解酒,可进食些柑桔、梨、苹果之类的水果。有西瓜汁更好。如无水果,冲杯果汁或糖水喝都有助于解酒。

中药则可用葛花煎水代茶饮,或以葛根加绿豆熬汁喝,也可解酒。

对于酒醉后出现昏睡、呼吸缓慢、脉搏细弱、皮肤湿冷等症状的人,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尽早送医院抢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