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看画识童心》顺应天赋,是每个孩子自我实现的方向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达妈刘艳平

通过画树木人格图,来探寻孩子们或很明显就可以看到或隐藏的天赋。当然,每个孩子,即使再小的孩子,他目前的人格特征都是遗传基因、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很多时候,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会让孩子的天赋看起来不那么显而易见,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事实上,探寻天赋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利用现有资源生活得更有幸福感,而不是做学术研究。未来,也许有一门叫“生物分子学”的学科能够通过一个小检测,就能知道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什么,但我个人认为,真正去发现孩子的天赋,还是需要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满怀深情地去陪伴与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绘画是帮助我们自我探索和探索孩子的一个非常好的陪伴方法。

通过看孩子对于画画的偏好,我们其实是可以捕捉到孩子的天赋的。在发现天赋这一章节里,徐静茹一共讲了14种她通过绘画捕捉到的孩子的天赋。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在画画时给没有生命的物体画上脸,有的喜欢画手拉手的人,这都是情感能力比较强的表现。什么样的孩子专注力强呢?比如他们在某一段时间里会反反复复画自己喜欢的形象,比如画怪兽、机器 人等。看上去很痴迷的行为,其实是专注力很好的表现。

有的孩子会自己设计游戏卡片,不仅仅把人物全都设计出来,还会制定一系列的游戏规则,这样的孩子很有设计天赋;

有的孩子喜欢用夸张的手法画各种表情和动作,刻画人间百态,这样的孩子,自带幽默天赋;

还有些孩子,很喜欢画牙齿,也会对嘴巴做更多的装饰和细节描绘,这样的孩子通常语言天赋都不错;

还有在自己的画里会频繁出现数字,这样的孩子可能拥有数学智能天赋;

还有逻辑智能、空间智能、机械智能……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会在孩子的画里发现他与生俱来的智能。

这个学期,我们应天心区教育局的邀请,在一所小学给孩子们上SEL儿童社会情感课。那个学校不大,班上的孩子大多是农民工子弟,还有两位特殊儿童。

一进入这个班,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班孩子缺乏归属感:满地的垃圾、东倒西歪的课桌椅、我们的鼓励树贴在教室后面才一周的时间,就烂得快要掉了,也没有人去整理一下……正是一个这样的班级,有一天,我却无意中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画画。其中一个孩子,在画连环漫画。第一页就是人物介绍,有故事、有情节,我看到的时候,他已经画到了第十集,他还打算继续往下发展——这样的孩子,是有故事天赋的,他们有做编剧和导演的潜能。我请他给我分享他的故事,好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跟我讲得津津有味。

还有个孩子,擅长画像素画,就是利用一个一个小格子来作画,画出来的画栩栩如生,这样的孩子拥有的是逻辑智能,未来有成为科学家、测绘专家、工程师等的潜质……

这些孩子,如果有一位老师欣赏和认可他们,引导他们顺应自己的天赋去发展,未来不仅仅能够获得不小的成就,生活也会十分有幸福感。

书里有一段这样的话:顺应天赋发展也是顺应自己的基因和宇宙的规律,是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当天赋的洪流被压抑和阻断,就会引发灾难甚至让自我破碎,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是这种病因。

前两天和一位妈妈聊天,她说她的孩子才一年级,她就给孩子报了奥数、作文、古文、国际象棋、跳操、珠心算、小提琴、写字等将近十门课程,她自己也说,她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像别人在高考的节奏了,她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适应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她说孩子也觉得非常累,但没办法,这些都是必须得上的——这样的培训班,其实只是在满足父母内心那个巨大的空洞的黑洞,而不是顺应孩子的天赋,让孩子获得幸福感。

昨天,我们有一场户外的分享会。分享会上有一位妈妈讲到,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看书看到差点忘了考试,她一把将孩子的书撕了个稀烂;还有一次,孩子一边在打点滴,一边在写他自己创作的小说,妈妈看了,觉得都高三了,还不复习,还在这里做这些没有用的事,又一次将他写的小说撕得粉粹……今天分享的时候,这位妈妈说自己十分后悔。

我问这位妈妈,现在孩子的职业是什么,她说孩子在做工程师。看上去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职业,但我想,在小时候,这个孩子就爱看书、并且能够自己创作小说,也许这就是他天才的方向,更能让他获得幸福的方向。如今,他虽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内心是否幸福,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就像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过得十分不错,但内心却缺乏幸福感,并且越活越失去动力。

分享《看画识童心》这本书的过程中,每周都会有家长把他们自己或者孩子画的画发给我看,希望我能帮她们分析分析,然后给出一些教养上的指导建议。

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然而,让我对一个没见过面、也没有交谈过,完全不了解的孩子的画评头论足,给出所谓的分析,我个人觉得其实是对这个孩子的不负责任。因为,绘画治疗终究只是一个帮助我们看见孩子、和孩子进行连接的手段,最终,还是要作为妈妈、作为爸爸的你用心的陪伴这个孩子,真正的关注这个孩子,而不是去发现他的问题,然后引发愧疚、焦虑等一系列的情绪,这不是我带读这本书的目的。

希望大家藉由这本书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懂得他的需求,成为真正懂得孩子的父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