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东西越是熟人反倒越是被坑?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跟熟人做买卖越是被坑?明明是熟人,按理来说应该照应一下的,怎么反就被坑呢?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其实有时候觉得熟人可靠,殊不知很多时候越是熟人越是价格贵,因为买家和卖家的心理是不同的,买家觉得既然都是熟人理应按最低价卖,但隔行如隔山,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规矩,定价多少卖价多少都是有规定的,就算是有浮动也是在一个范围之内,不可能太高但也绝不可能是最低,因为最低就意味着进价,你可能按进价卖给他吗?
对于买家来说哪怕卖家卖多么低的价位买家都会觉得赚他钱,哪怕你按成本价给他他也会觉得你赚他钱,而且他便宜买到后还会向其他人宣传,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多了反倒还会乱了行业规矩。哪怕你告诉他这是成本价,他会信你吗?那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要贵点,反正都是要砍价的。如果遇到不好意思砍价的你用不好意思主动降价吧,那样就显得你不实诚了,一上去要那么贵,付钱的时候又给人家便宜,人家心里会怎么想?尤其是熟人,他只会觉得你坑他,根本不会感激你。
可以这么说,买家和卖家由于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心理也是完全不同的。买家考虑的是自己的钱包:“既然咱都这么熟了,那怎么说你也得给个最低价吧?”而卖家会怎么想?“生意就是生意,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不可能按成本价给他,否则就坏了行业规矩,以后生意都不好做了,只能按可盈利范围内的低价给他,但绝对不可能是底价。而且就算是低价卖给你也不可能低于市场价太多,基本上是大差不差,要不然我赚什么?我如果低价卖给你以后别人都按这个价来砍怎么办?”所以双方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导致了矛盾和纠纷。
对于陌生人来说任意砍价是可以的,而对于熟人来说你也不好意思讲价啊,你因为信任他,所以发自内心里觉得他给你的是最低价,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就算是塔给你的最低价,你会觉得他给你的是最低价吗?你发自内心里还是觉得他赚你的钱,所以你看,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只能说各有各的担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