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幼稚!—四眼萌叔

2017-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人才加

前段时间,萌叔的一位多年好友,决定辞别深圳,回家发展。

送别途中,好友指着“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巨大广告牌,呵呵一笑。

这一笑,可谓是道不尽的无限感慨。

萌叔从未怀疑过深圳市政府,对我们这样的外地移民的善意。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让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

我离真正的深圳人还有多远?


户口

阿娇,广东汕尾女孩儿,现在是一家餐饮连锁公司的领班。

希望将来能在深圳安定下来,近期准备把深圳户口办下来。

与其他深户申请人来说,阿娇是本科毕业(办理入户可积100分),就满足了深户申请的必要条件,余下的只是走流程。

与北京、上海、广州想办理入户的申请人相比,深户的申请相对来说可谓是最容易的。

而且,完成入户后,还可以申请相应的住房补贴。

这样看来,成为深圳人的条件中,可能最容易的就是入户了。


生活

小沈,14年毕业,从南昌来到深圳打拼。

现在是一家自行车配件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薪水一个月大概8-9K。

小沈的薪水与老家的薪资水平相比,应该还算不错,但从生活品质上说,与老家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2012年,深圳做过一个统计:月收入多少,在深圳才有安全感。

当时统计得出的数字是8780元。

现在是2017年,算上物价上涨等原因,保守的估算,在深圳生活要有一些安全感,无论如何也得月收入过万才行。

那小沈在“不够安全”还坚持在深圳的理由是什么呢?

也许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住房

小王,成都小伙儿,在深圳白石洲开了一家麻辣烫小吃店。

萌叔经常加班,晚上回家会买点麻辣烫作夜宵,一来二去,与小王就熟悉了。

小王是2012年开的这个店,当时房租一个月9千,生意好一个月可以做到10多万(真的哦~)

2014年,小王在深圳西丽买了套3居室,3万多一平,首付70多万。

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深圳成交261套,均价58245元/平。

即便按这个均价计算,在深圳,打工族仅靠月收入购房,是极其难以完成的。

那是什么让我们坚持在深圳呢?

也许这个问题我们只有自己可以回答!


现实

文章开头提到的萌叔好友,他之前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高层,月收入2万多。

算上他夫人的收入,这个家庭的月收入在3万多。

他在15年集合夫妇两家之力在深圳买了房,月供1万8。

现在他的儿子准备上小学了,家中还有七十多岁的父亲需要照顾。

这样一个虽有压力但还不错的家庭,为何会选择离开深圳呢?

好友给萌叔认真的对比了在深圳和在老家的不同生活,最终的结论是在老家的幸福指数会远高于在深圳。

萌叔差点就信了。

仅仅从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来看,好友回到老家后,可以过得十分的安逸。

然而,萌叔却发现,当初那个充满激情,高呼梦想的好友,已经放弃了貌似幼稚的理想,渐渐的失去了拼搏奋斗的精神。

萌叔好友的做法,不存在对错,只是选择!

那在深圳坚持的我们,未来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梦想

阿诺,30岁出头儿,一位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大牛,去年来到深圳创业。

阿诺的团队9个人,平均年龄26岁,刚获得了2000万的A轮融资。

闲聊中,萌叔问,为啥选择来深圳创业?

阿诺爽朗一笑,因为没有雾霾啊!

当然这是一个玩笑。

和帝都相比,深圳无疑还是一个年轻、有活力、勇于创新的“小城市”,虽欠缺底蕴,但也没那么多束缚,是一个普通人更容易放飞梦想的地方。

这也许是阿诺选择深圳的原因。

那你呢?梦想还在我们的血液中流动么?

这只有我们能知道!

来了就是深圳人?幼稚!

这样的“深圳人”未免有些简单与肤浅。

没经过拼搏、没受过煎熬、没流过眼泪,如何能成为深圳人?

那些经过努力、饱受煎熬、无声流泪过的前辈们,如何能接受这样的深圳人?

一起在奋斗路上的伙伴们,希望我们早日成为真正的深圳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