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一周前,跟妈妈视频,看到妈妈的眼神,决定回家。
17年准备回家过年,老婆怀孕了,没回。
18年准备回家过年,孩子太小,家里太冷,没回。
现在,孩子大一点了,终于可以带回家,看看爷爷奶奶,家里亲人。
我老家在湖北利川,我一直都觉得,那是最漂亮美丽的地方。
利川是山区,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生活靠山。
童年时,山给了我太多营养。天蒙蒙亮,就爬山了,不是去看日出,是去放牛。
三五伙伴,吆喝着牛,到目的地,我们就游戏起来。下和尚棋,打扑克牌是常有的。偶尔也约着同学伙伴,带着锅碗,悄悄藏点儿猪油盐巴,带几个土豆,找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埋灶架锅,加入野泉,胡乱土豆去皮,一锅炖。大家是不带碗筷的,树枝是天然的筷子,大锅是大家的碗。这种野炊,也许是最原始最幸福的,至今怀恋。
除了放牛,野炊,山是我们的农村孩子的伊甸园。只是我们吃的不是禁果,是原滋原味野果。八月瓜,羊奶子,红子子儿,刺糖果儿,毛迁儿,刺头儿,各种paoer……
我敢说,再品种丰富的百果园,也比不过我们那一代童年的野果园,野性而又神秘。
再大一点儿,就一直上学,牛是不用放了,是因为实在没时间放牛,尤其上高中后。
我的高中,没有小说里写的那么多故事,却也不缺故事。记忆深的,还是山。
高中旁边就是甘溪山,按名字看,应该是有条溪的,而且水应该甜,可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喝过。但我和小伙伴们却爬到顶过几次,中午12点出发,爬到顶,晚上9点左右返回学校。好像没有带过干粮,也没用补给,更谈不上矿泉水。有的就是,学校紧张学习后,不管不顾的释放。体力的释放与压力的释放,都留在了山间小道,林间树荫。我记得,有一次是和老黑,王得时,谭攀等几个;还有一次是和谭永杰,谭立志,谭燕鸣,谭明锐等几个;还有一次,都有些忘了名字。但唯一没有忘的,便是,山给我的释放,山给我的营养,不管是精力的亦或是心灵的。
利川除了山,便得说说水,总有股甜味儿。
利川的水养人,看利川的姑娘,你会觉得透着股清爽劲儿。就好像,大热天,在山里喝了一口泉水,清甜的。
我小时候常去老黑他们家,我特爱喝他们家水缸的凉水,总觉得有股甜味儿。老黑麻麻还说mlk爱喝我们家水,说水甜。
所以,利川的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甜。恐怕这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后来住五星级酒店,也喝70多块一瓶的依云,总觉得极大受骗。
利川的水除了甜,还清凉。
每当盛夏,家门口的小河,那就是我们的狂野水世界。没有泳裤泳帽,大人小孩都赤条条,一起河里各种狗刨式泳姿。也常玩游戏,比如“砖咪宫”(闭气)比赛,摸石头比赛,水里倒立比赛,打水仗比赛……
到现在还记得,从下午游到黄昏,映衬着夕阳,溅起的水花,赤条条的身子,河边的包谷林……
这样的山水中,养育的是质朴的人。
利川的人,质朴,总带着大山的厚重。
利川的人,勤劳,总在大山里求生存。
利川的人,感恩,总在山里互相帮助。
我小时候,家里穷,全靠家人和亲人,让我上学,给了我温暖和希望。
记得姐姐没有出嫁前,赶集时买一个西瓜,切成很多份。让我先给爷爷奶奶拿,然后家里一人一块。我抱着自己那块,啃得没有一点儿红色,甚至青皮也啃掉一些。偶尔瓜大,也能多分一块儿。姐姐很会织毛衣,家里的毛线都是拆旧毛衣组成的,姐姐用它们给我织了最时髦的花式毛衣,多种颜色混搭。记得哥哥很早就出去务工了,第一份工作是在化肥厂锤焦炭,挣的第一份工资,给我买了件海军款上衣。
小时候,总喜欢过年。除了吃的好,更多的是热闹。可以各家拜拜年,见到表姐他们。可以去舅舅家拜年,见到舅舅家和我同龄的侄儿侄女们,见到舅舅家的表哥表嫂们,他们的笑至今觉得温暖,甜。
利川的山,是根,厚重,稳。利川的水,是源,灵气,甜。利川的人,是本,质朴,爱。
明天就回家了,回家看看,看看妈妈,看看爸爸,看看亲人朋友,看看山水,给心情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