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悅己随笔散文

第十六章 连接

2018-10-08  本文已影响9人  声白
我好像被触碰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我觉得我心里一哆嗦。

我没想到,我要采访的人,竟然是她。

宗尚晚。

采访前三天,我拿到了受访者的资料。新锐麻醉师,年纪轻轻,担任的麻醉手术多台,无论是专业资质还是麻醉经验,都在年轻一辈的麻醉师中属于佼佼者。我想,她大概不知道会是我去采访她,到时候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她比去年聚会时见的时候瘦了很多,眼神中是说不出的淡定。因为去年聚会时我的先行离开,并没有时间和她单独说上话。又因为她的职业,并不能抽出很多时间,没想到,竟然因为一个采访,让我们有了再见的机会。她笑起来,过来主动抱我,说:“没想到是你啊!”

祝夏也是一脸蒙,我笑笑告诉他,这是我的高中同学。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还是聊过很多感情方面的事的。算是知道我很多秘密的人了。今天好不容易她能休息一天,还被我们约了采访。

介绍了如今麻醉行业的诸多问题,比如针剂费用高昂,再比如大家对于麻醉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只觉得这个行业单纯是打针止疼的,并不知道针剂配比是多么复杂的事......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都笑称对方的变化。大概是达到了当年语文老师想要的言辞深刻的水准。

“这几年太忙了,忙的都忘记了联系你们。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还一直聊天,发照片来着。你这几年过得好吗?”

你这几年过得好吗。这样的话,我终于在现实中听到了。这句话,该是阔别多年的老友,或者是有过情感纠葛的人重新相见才说的吧。

“挺好的。比起你,我应该还好。”

“其实,我们做医生的,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惨啊。治病救人,无论怎样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当你治好一个人,你会觉得你身上背负的这种使命简直是太神圣了。”

“那是啊,我还记得你们大学考试前,老师就和你们说,‘我们医学生是没有重点这种东西的,你想想,人们会按照划的重点生病吗?’”

“是是是,你还记得。其实你也很厉害啊。你看鲁迅不就是弃医从文,用笔来给中国人治病吗?”

我假装要打她:“得了吧,哪有你说的那么伟大。再说了,我连鲁迅的脚后跟都比不上。哪里敢提给国民治病啊。对了,你没有遇见过什么难处理的医患关系吧。没有受过伤吧。”

“你放心吧,没有。那些新闻里的,只是个别而已。大多数患者和病人家属,还是尊重和理解医生的。”

“那就好。”

“诶,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沈甜送了你一只小猴子,你和我说过被叔叔卖了的那只,你还记得吗?”

“嗯,记得。怎么了?”突然提起这件事,我有点躲闪。脑子里晃过宁碧书桌上的那只小猴子。感觉好像有一段时间,眼道里没见它了?

“我那天做了一台手术,是一个小女孩儿。她上手术台的时候,手里一直抱着一只小猴子。在病房里,也一直抱着。我还拍了照片,你看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她拿出手机给我看。

“真的,一模一样。一样也代表不了什么呀。我们杂志社之前来了一个实习生。当年就是她从我爸手里买走了那只小猴子,但是她爸爸过世了。我就一直没敢提其实这只小猴子原本属于我这件事。我从她的一篇文章里看见的。”

“你那个同事是不是叫宁碧?”

“你怎么知道?”我好像被触碰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我觉得我心里一哆嗦。

“因为,她说她有一个叫宁碧的姐姐。”

事情,似乎有点玄妙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