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事件:是谁“扼杀”了她大学梦,黑色产业链?还是邱印林?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赵主任故事会

苟晶事件不断发酵,网上的矛头指向各不相同。

有人说苟晶软弱,有人说是老师丧尽天良。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此类事件成为产业链的原因。难道所有被替换的人都软弱可欺么?未必是。

难道所有老师都丧尽天良么?并不完全是。

二十年前一名考生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直到现在才发现。

网上议论声不断,有人将矛头指向老师,有些人将矛头指向黑色产业链,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改革一刻都没有停下,保证受教育者的利益,更是教育改革需要攻克的难关。

冒名顶替上学,在很多人觉得或许是耸人听闻,但却真实发生在上世纪末,教育制度不完善的我们身边。

甚至有人据此推测出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从考生成绩下发开始,学校的老师,户籍档案的人员会通过一些非法的途径将录取人进行替换。

也就是说,产业链下,即便这个成绩是自己的,但是也很可能变成别人的。

究其根本,不过是制度的不完善,给了违法者以可乘之机。

一个考生第一年参加高考落榜后,教育系统内部甚至还能够对志愿重新报录。

但是这对该考生第二年的考试没有任何的影响。

如果不是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电子学籍以及户籍的出现,这些被顶替的人或许一生都不知道,在世界的某个犄角旮旯,还有个人在充当自己的分身。

但是无论如何,制度的残缺都对被顶替人造成了一生的影响。

“苟晶们”是幸运的,能够发愤图强地活着,最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但是还有多少人不够幸运,在被顶替之后,选择了轻生或者堕落地活过这一生,而最可怜的是整个人精神崩溃,最后疯掉。

一场考试,一场黑暗的交易,让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毫无尊严地 活了一世。

这真让人感到遗憾。

网友在网络上扒出了当年苟晶的老师邱印林:当初的优秀教师,教出了无数优秀学子的教师,竟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以苟晶的家人作为威胁。

这是最让人悲哀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邱老师并不把这个机会放在眼里,依旧变本加厉。但在如今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邱老师得不到半点的好处。

“邱老师的良心都黑了,不配为人师表。”

网上这类声音很多。邱老师作为老师,品德有失,这是确切的事实。但是在我们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的高考的制度下,邱老师确实一定程度上是个好老师,因为他带的班级成绩都很棒。

这也凸显出教育制度的另外一个弊端——过分强调成绩而忽略了该有的品德教育。

前些年,网络上出现很多关于“拥有高学历,却在监狱度过余生“的新闻。

比如:某大学生用化学药剂毒杀室友,大学生将其母亲杀害等……邱老师大概可以和这些学生划上等号。

这并非邱老师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以及逐渐提高的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光会避免冒名顶替事件的发生,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高学历“人渣”的出现。

感谢这些年教育制度的改革,让高考的公平性愈发体现。

让“苟晶们”的不公的遭遇,不再发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