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简友广场捡一个好文

姿态

2022-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木晃

让不会写作,也很少读书,生活在国外,与国内和当地文化都断档,几乎是半文盲的人,在下笔最初就写好文章题目是几乎不可能的,这种随手写在手机记事本上的文字,多半都只是记录一下大脑的意识流。

很多时候都是过了许多天,各种信息只进不出,没有与任何人进行有效的谈话之后,会有某个突然觉得可以写点什么,而其实脑袋里没有确切成型的东西。

这次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窗外一成不变又随着天气时间变化的街景,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摆在室内窗边的树和它的姿态。

搬到这个房子的头一年年末,新年前打扫好卫生之后觉得室内太过空旷,添了这盆绿植,头几年一直养的不太好,一直不见它姿态伸展,第三年开始凋零。

很多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会下意识的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逃脱掉,比如养植物这件事,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就不会养植物,有段时间别人给了些盆植物,结果是陆陆续续,连最好养的芦荟都死掉了,那之后基本也没再养过。我笑她是植物杀手。

我觉得这种本领应该也是会继承的,看它逐渐凋零时,想着要不也就算了,应该是养不好它了。

不过某天还是心血来潮,买了更大的花盆和新的土,不顾是不是换土的季节时令,粗鲁操作一番,也是年末,给它换了盆和土。

它是盆喜温的亚热带植物,冬季本就不会发任何新叶,换盆是否挽救了它,到了第二年初夏才见分晓,万幸的是它不仅活过来,在第一个气温超过35度的日子之后,整个夏季肉眼可见的不停的发出新叶,不停的伸展姿态。

再次进入冬季时依然有叶子变黄凋零,我才恍然大悟,它只是在冬季几乎休眠,产能较低的时候,优胜略汰了那些,位置和状况不太好的叶子,进而降低消耗。

道理显而易见,一个生物专业毕业的人竟然完全没有想到,或许是加了过多偏执判断的关键词,当代文明利器各种搜索引擎都没帮助到愚钝的自己。

但回想见它叶片凋零时的换盆行为是否判断正确?也未必是错误。虽然也是冬季的凋落,但落叶的数量超过了它叶片总量的半数以上,大概说明它赢弱到无力带着许多叶子扛过冬天,至少从结果上来看,抢救的应该还算及时。

今年夏天它的长势有点疯狂,几个大的分枝都延伸了二三十厘米,各自发了十几片叶。虽然枝干们有努力保持反重力向上生长的天性,但无奈叶片发的太迅猛太沉重,在反重力和物理重力的拉扯中有几个枝干几乎是水平延伸的。

前些天找了根长期压箱底的瑜伽带把枝干们束到了一起,让它的整个姿态收拢向上一些。束了些日子,又觉得被迫的那么紧密簇拥在一起,想必在刚进入倦怠期的初冬它必很是痛苦,又拆了去。

它自然慢慢以自己舒适的姿态又散了开来。此时身量,与刚安顿到这个房间时,高了快一倍,舒展了四五倍不止。

这个冬天它会淘汰掉多少片黄叶?它快乐吗?它痛苦吗?

可能除了那些很多方面人类也无法媲美的生存的必须精密演算,植物应该不会思考,不懂语言,所以也不会有痛苦和快乐。

人类最糟糕也是最美妙的地方,大概就是有欲望,会思考吧。

作为一个生命体,如果像植物一样只是计算好接受和输出的能量,单纯的存活,繁衍,那必然也是没有痛苦和快乐这种定义了。

智力障碍者的面容,无论男女年纪,都渐渐趋似,私狭隘的以为,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几乎欲望需求单一,进而慢慢的也都变成了相似的样子。

而即便是双胞胎兄弟姐妹,如果生活环境背景完全不同,面容也会渐渐出现不同,所谓面由心生吧。

如此狭隘的举例,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停顿了很久,竟然无法总结。

不如就如实说一下触发点。

其实开头到目前为止的一段是周日早上起来写的,而医院开始的记述是周五写的,连日身体倦怠,周五没有洗澡就就睡了,周六早上起来洗澡时突然想,周五写的时候有那么几段竟然抛弃了真实想法,企图讨好读者,做一些圆滑的总结,有些可笑。第一不会有什么读者,第二记录本身的本意不是说好了只是记录当下片刻所想么。缘何莫名其妙想迎合些什么?

淋着水,沿着这个点前后查找原因,虽然也想到了是不是因为时下最流行讨论的讨好型人格,但更多想到是更广阔甚至有些虚无缥缈的问题。

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为什么活着?又什么时候会死?

活着的一个人,不仅有一副需要吃穿住行的皮囊,还有称不到重量的灵魂,二者加之在一起,再跌进社会中,无比复杂起来,吃穿住行都不是仅仅是以自己需求为标准,里子面子考虑个遍才做了选择。

甚至死亡,顾虑到别人的目光,都有希望的方式。高龄却身体健硕,金钱上没有大的困扰,享受过天伦之乐,没有严重疾病,自己不会经历病痛折磨,也不必折连累家属陪伴和金钱消耗,某天早上被发现已在梦中长久安眠,遗体安详,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不必劳遗体化妆师费心。想必这是理想的晚年和死法了。

处处都是顾及他人已经他人所构成的社会。

作为群居动物,社会属性不可少,生而为人,终生在所难免。

明确知道自己与谁有关,想要什么,为谁活着的;自认平庸,随波逐流,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的。这些都还好。

最怕就是天天想却天天都想不明白的。

以为自己就是这种,转瞬也想到或许不仅是我,大多数人其实在这三种状态中来回切换。意气风发时人生目标无比明确,家庭,社会,独处,任何场面都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停滞不前或者平和期时,暂且装上面具,只要不发生巨大损益都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做个庸人也没什么不好。进入低迷期就是得过且过也不能了,思而不得,终日惶惶。

行为上,家庭和社会关系缺失时,多想找一样东西填补,比如失恋者渡过完全的痛苦期之后突然沉迷一样东西,读书,运动,社交积极的摄取某样东西试图填补失去的空隙。关系不平衡时,呈现挣扎的状态,合理范围内,可能是积极的,比如为了打破窘境的努力,结果甚至是超越了自己的阶层,追求到自己想要的关系和生存位置。有的时候也是负面的,不顾基本的平衡,铤而走险或伤害他人。过于消极,选择逃避,喝酒吸毒自残。意气风发和低迷期,这些过激行为很多发生。

用了停滞不前和平和期来形容安慰的状态其实没准有些过分了,或许那正是思考过后最合理的方式,最怡然自得。

遗憾的是活到今日,平和期都太过短暂,也因为平和时没有太多思量,大多都忘了,再去想都仿若隔岸观火,遥不可及,仿佛上辈子的事了。

最近大概是低迷期的低迷期,偶尔出现过激行为,但努力趋于平静,不知道这种靠压制的努力是否是太过度了,心情上,数次觉得已经抑郁,身体上也出了确实的小问题,终日倦怠感连连。

强制不思考和思考过度,昏睡和失眠。

努力不思考,整日做些虚度光阴的事情,把灵魂困在天日暗默的地方,让它每日昏睡。

读多了书做多了事,灵魂就好像会受伤,躲在角落里抽泣或徘徊,不肯休息,深夜只好与它对峙。

哪种都是疲惫不堪。所以接二连三的造访了医院。

如下是周五写的造访医院的感受。

人间悲苦生死最集中的地方,大概就是医院了,大多数的医院和通院的过程都不会让人喜欢。其中个别如果因为服务周到或环境优越,也只是可以缓解很多患者和家属的焦虑。

最近通院的这家应该也算是其中做的不错的。入口有宽敞的庭院,成排的自动贩卖机设置在专门的玻璃房里,玻璃房旁边也设置了许多花园桌椅,如果不是知道这里是医院,甚至可以惬意的坐在哪里享用一杯咖啡。数栋建筑之间设了一个四周落地窗环绕的中庭,中间绿植葱郁,多了许多生机。2号馆往3号馆的通路是跨过马路的天桥走廊,初秋季节,马路两侧树木颜色正娇艳着,隔壁的公园运动场也可顺势眺望。

病院位置也十分优越,采光充足,本想说即便长期入院居住在这里也会颇感安心,但又一想,不经历不体验并不会懂别人的感受,长期入院必是有难缠的疾病,患者本人的苦痛多不是环境和服务可以弥补,只能是些许减弱吧。

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太难受瘫在住院部入口处的沙发上等友人帮忙办了手续,入口的门开开关关,进出的人各色,坐轮椅或者躺在病床上被推进去的人居多,后来出来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病服手里拿着篮球大概是出去玩,看见我还非常有礼貌的跟我问好。虽然也瞬间疑问这么小年纪的孩子患了什么病症需要长期住院,差一点按照电视剧套路浮想联翩,但因为当时自己也很疼痛,并没有平日里作为“正常人”带着一种接近“优越感”的同情姿态肆意的意淫下去。

想来,生而为人这件事,最初不是自己选择,痛苦疾病死亡也大多不是自己选择,大概多半所谓的命运安排,生来体魄强壮者,和生来肢体残缺或患了奇异遗传病者,根本无法主动选择。这或许就是命运不公吧,但作为概率,两者都普遍存在。

逆天改命者,有吗,作为概率也是存在的,只是作为小概率中的小概率,少之又少吧。而作为大概率的普通人…

写到此处我疑惑了,为什么要试图代表芸芸众生,为什么想总结生死,又谈什么宿命,于是停下来。

再捡起来时,想理理清自己思考的逻辑,想直面自己这个个体就好,作为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何必去想芸芸众生如何如何。

当然一如既往,只是记录了最近的思考,本就是没什么逻辑的,自然没整理出逻辑,也没整理出答案,今天估计也依旧是荒废掉,搞不好还会失眠,也没准凭借昨天拿到的镇痛药,可以继续昏睡。

写到这里本就可以结束了,但又觉得可笑,花几小时写上千字,就为了总结一段混沌的意识流?或许本来只是单纯想呐喊一句,人间不值得,像植物一样无需思考就简单多了?

可这话说了狗都不信,真那样,人就不叫人了,没有勇气手动自我了断你就得活着,哪怕明知道自我蒙骗,觉得快乐都是刻意制造的假象,没人需要你,活着没价值,你他妈还是得活着,就因为你不敢去死,死神也还没到时候来光顾你。

余生是自娱自乐,自我催眠,还是自由坠落,全他妈随你,顾影自怜暗自神伤,试图讨好,生动表演,其实没有一个看客,台上台下,没有聚光灯,从头到尾,就你一个人。

其实都不在舞台上,你在大海里,也别等一束光射进来才浮出水面,海水会过滤光线,科学表明海深十米光线就只剩百分之三十了,大自然都是绝对不平等,相对非常的平等。

你若明知道无法抗拒地心引力,终日惶惶只会越沉越深,要么别挣扎,据说海深一点七千米已经完全暗无天日,不挣扎总会沉到底的。但别以为沉到底就接近了地心深处,至少有种悲剧的美,相对六千多千米的地球半径,大海深处,依然只是地球肤浅的表面。

要么你就使劲儿挣扎,头顶之上皆是光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