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观后感

2020-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喵喵呆

  这是一部反应了印度教育系统问题的电影,本质是反应印度社会阶层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教育,不过对于主角父妇的孩子的描写基本为零。基本为零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实在太小,才到读幼儿园的年龄。所谓的起跑线,从幼儿园就要开始抓,这是多么现实的事情。

  印度的学校,和我国一样,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分。但是呢,由于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和中国截然相反,私立学校才是好的学校,而公立学校八成就是那些读不起书的穷人家的孩子读的。

  道理很简单。私立学校,由于有钱,有资源,有设备,所以也可以聘请好的老师,因此有钱人家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教育,将来也可以成为社会的精英。

  影片里的主角夫妇的身份十分尴尬。首先,他们是富翁,但是他们是暴发户,由于做生意,赚了许多钱。他们和“孔乙己”一样,属于那种挤不进上流社会,又融不进下流社会的人。

  女主角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进私立学校,也是费进了心思。在印度,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体现个人身份的艺术,不学英语,不进私立学校,就不能进入外企工作,就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女主角怂恿男主角搬离了他们的老家,在幼儿园周围买了间房子。到了所谓的富人精英区后,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那些精英们很不一样,主角夫妇也由于自己的小商贩身份而被别人们看不起。

  为了进私立学校,主角夫妇想尽了各种办法。私立学校的招生队伍很长,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

  夫妻为了走捷径,去了专门的顾问学校,让自己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夫妻二人也进行培训。学校也许会因为孩子的知识而录取她。一来到这所学校,夫妻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其他孩子很早便收到了素质教育。这也一方面反应了社会的现实,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没入幼儿园,便要孩子学很多知识。

  然而培训了很久,孩子依然落选了,学校依然不选他们,理由居然是觉得夫妻二人是爆发户,不是真正的贵族。

  接着,夫妻二人在顾问学校的校长的怂恿下,便想着走极端的路径,那就是所谓的“穷人通道”。为了保证贫困学生的利益,每个私立学校都要有25%的名额准备给贫困生。于是,夫妻就填了张虚假的贫困生名单。

  然而,纸包不住火,这些恶劣的事情被学校的内部人员揭发了。于是夫妻二人便想了一步险棋,那就是装穷人。我也不知道印度是个什么制度,反正这个在中国肯定是行不通的,在中国只要查一下户口再查一下银行卡,立马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份了。

  夫妻二人便走进了贫民窟。因此,他们的名单便顺利通过了。在贫民窟内,夫妻二人认识了好心的邻居,他们的儿子也申请了贫困名单。主角也他们的女儿也在邻居的帮助下学到了许多在上流社会学不到但是却很实用的东西。

  可是申请成功了,学校却还要收取一笔费用。为了这笔钱,好心的邻居居然选择去碰瓷。从那一刻,男主角深感自己的道德底下,开始有了一丝愧疚。

  选取的结果出来的,主角的女儿被录取了,而邻居的儿子却没被录取。邻居那一刻开始哭泣了,因为如果进不了精英学校,自己的孩子便无法拜托贫困的身份。看到这一幕,主角妇女的心里更加愧疚,于是便出钱资助了邻居儿子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男主角看到了贫困孩子也有个人的潜能,他们也对贫困的孩子的观点产生了改变。

  纸再次包不住火,男主角的身份还是被邻居发现了,邻居十分愤怒。他觉得自己的儿子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富人们剥夺了穷人的权利,于是他决定去学校举报男主角。

  可他在学校里,看到男主角的小女儿,心被感化了,孩子是没有错的,不能因为父母的错而剥夺孩子的权利。

  男主角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愧疚,于是,他决定去校长那里说出自己的错误。

  然而,平时两袖清风的校长却在此时露出了她的真面目。嘲讽的是,校长虽然出身贫困家庭,可是长大后,她也成了迫害贫困家庭的凶手,如同《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出身农民,长大后却迫害农民,这是多么背的社会现实。校长为了使得自己获得利益,中饱私囊,因此她不想让学校里有贫困的孩子在学校里出现。

  更嘲讽的是,当男主角想为了邻居的儿子争取入学名额时,校长对男主角说没人告得倒他,因为法官和警察的孩子也在她的学校上学。

  男主角看透了校长。于是,他带领着一群贫困的孩子进行了一场舞台秀,得到了那些社会精英们的赞叹,可是等到他说出这些孩子是来自公立学校后,底下瞬间鸦雀无声。在精英们看来,公立学校的孩子代表着贫困,代表着下层。男主角演讲完后,那些精英们依然无动于衷。

  影片的结局,主角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这所学校。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公立学校。因此比起学问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要。

  影片处处透露着一种无形的社会阶级的悲剧。教育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都望子成龙。可是现实中,优秀的资源掌握在少数学校那里,因此,主角才会为了一个名额挤破脑袋。但是那是社会下层人士,从影片里可以看到,社会的精英们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孩子进不了这所学校,因为校长会帮助他们。因此男主角要伸张公平时,却无法实现,因为法院也是“校长”开的。校长完全把教育当做一门生意了。

  不止是校长,顾问学校的校长也只是把教育当做一门纯粹的赚钱工具。她居然怂恿男主角去造伪证,因此才有了之后进入贫民窟的事情。影片通过主角夫妇的女儿在贫民窟里学到的事情,告诉了我们真正的教育不单单只是学问上的教育,还有生活技能上的教育,最重要的是道德的教育。

  影片暴露的根本的社会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社会阶级的固化导致大部分教育资源掌握在少数富人手里。恶性循环,穷人的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就会越来越穷,阶级便会越来越固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