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骗自己的大脑”实现高效学习和工作
前段时间由于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导致这几天开始发烧、咳嗽,思想斗争很久之后,昨天终于决定给自己放假一天,对面临的压力置之不理,让自己随便做什么,不给自己设置To do list, 不去焦虑还有哪些工作没做,还有哪些课程没学完,因为我知道我必须休息了!
正是由于这个契机,竟然在早晨复盘昨天情况的时候顿悟了新生大学《元学习课》上Xdite老师说的,在学习一门新技能的时候,骗自己的大脑说:“我只是随便玩玩而已。”
我发现如果我不给自己压力,对大脑说:你今天生病,随便做点什么吧,能做多少做多少,不必强求;反而会效率更高,因为大脑处于放松状态,自由发挥,其实它知道自己最该做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而以往我们往往被to do list吓坏了,被强迫去做,非常焦虑和紧张,怕完不成、怕失败,怕再次被否定,于是做的时候反而不能集中精力。而放松去做则不同,我会很随意,不给自己压力,而这样,哪怕完成一点点儿,我的心理状态都是:哎呀,我赚到了,因为我今天压根没打算工作和学习呀。
昨天我想反正今天休息随便做什么吧,于是自己很放松,随意坐在书房,也不去写什么To do list,也不去收拾办公桌。在续订印象笔记的时候,翻看到上周五的一封工作邮件,需要发一封很长的英文邮件,本打算上周五晚上就写的(我写在了第二天的To do里),可是一直拖到昨天。我于是问自己要不要写呢?我没有像以前工作的状态一样,对大脑发号施令:今天必须完成!而是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如果不舒服,没脑力会就算了吧。可是,我们的大脑自己是知道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的。如果是在以往的压力工作状态下,尽管我知道这件事最重要,尽管我不断跟自己说:要事第一,但是通常我还是会去挑简单的任务去完成,而是把最重要的任务拖延到最后。因为通常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一定是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任务,而收益最大的任务完成起来也是相对困难的不是吗?而昨天我没有这样对大脑施加任何压力,而是让它根据自己当下的状态自己决定是否做。我的大脑选择了:尝试一下,如果能做就做完,不能就等状态好点再说。结果是,我很快就回复完了那封很长的英文邮件。那项被拖延了3天的重要任务在我生病的状态下却被顺利完成了。
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我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呢?
1. 大脑可以自己选择“尝试一下”,而不是被强制要求“必须完成”,于是抵触和抗拒感减弱,能开始行动!
一件事一旦你开始去做,并且专注地去做,通常都不会比你想象的更难,即便有问题出现,在做的过程中都可以解决。
2. 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破除了“完美”的束缚,更容易完成任务并得到正向反馈。
如果是在正常身体状态下,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回复的英文邮件不能有语法错误,不能用词不够精确,不能排版不好看。要思考非常多的细节,尽管这看起来都是对的,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我只能拖延,因为一想到必须做到这么多内容,太累、太难了,于是大脑选择拖延。
而现在,我觉得自己只要能回复就已经很好了,因为我在生病呀,所以即便做到一点点儿,我都会认可自己,还觉得自己很棒了。大脑摆脱了“完美”的苛刻要求,进而只关注在尽力完成就好,不需要有任何恐惧和负担,于是一篇英文邮件很快就写完并发出去了。
昨天休息日里,我还完成了印象笔记的整理(这件事我也拖延很久很久):
做了分类升级;
整理了1年多以来收藏的700多条笔记;
浏览完了《Evernote 超高效率数字笔记术》(一本我买了N年只看了一半的书)
另外,晚上还看了一部电影。PS:昨天一半的时间在发烧,午饭后就很难受,下午躺了3个小时。
我今天做复盘的时候,回忆起昨天做的事情,觉得不可思议!发现一直以来自己是让大脑在恐惧和焦虑中去工作和学习的,我总是强迫它做一些它并不想做的事情,而且给它强加很多要求。我限制了它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让它觉得非常疲劳。
我发现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孩子”,它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和精力。而让它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秘诀竟然是:放低对自己刻板的要求,而是让大脑自由发挥,只给出大方向,做到一点点儿都给自己正向反馈。请注意这里的正向反馈绝不是:You can be better. 因为在你对自己说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你相当于在否定现在的自己!我认为你应该直接鼓励自己说:你今天比昨天更好了!不要担心!我们应该时刻鼓励不断进步的自己,告诉自己:再向前走一点,再走一点儿,你可真棒呀!这就像教孩子走路!
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教小孩走路的吗?请问哪个小孩没有学会走路呢?你否定过一个学步的宝宝说:“你这样走不对,你要像我一样走 !…你看别人走的多好,你怎么不会走呢…”反正我没见过这样打击宝宝的“深井冰“,我看到每个人都是会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宝宝说:“哇,你好厉害都会走路了!宝宝好棒哦!” 即使是见到一个走路比别人晚几个月的宝宝,我们都会说:走路早晚没关系的。事实也是如此,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只要不是先天的问题,她/他一定会学会走路,而且会走得很好,只是他/她需要时间练习而已。
可是反过来想想,当你在工作的时候,当你学一项新技能和知识的时候,你有多少次这样否定过自己?对于一个未知的领域,你难道比那个不会走路的孩子强多少吗?可是你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呢?我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以前一样,很喜欢否定自己:“怎么学得这么慢呀?怎么做出来这么丑?我怎么这么笨呀?…还是算了吧,估计猴年马月我都学不会…你看人家多厉害…”
STOP!!!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别再诋毁你的大脑了,把它当成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给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让它开开心心地学习和工作吧!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女儿的画,她最近两个月疯狂画人,“浪费”了几乎一大包打印纸和很多本画本,而且一直是在画人物,重复的一模一样的人物画(从大人的角度看,我们都觉得厌烦了,很难想象她怎么有耐心画那么多),翻出她这两个月的画,我看到了这样的变化:人物由简单粗糙线条到复杂的细节,甚至能画出眼睫毛,进而拓展到动植物的人形,非常有意思!
天才就是大大的耐心!!!
让我们像孩子学习耐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