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所谓的“风格”,模糊了家的本真
1.
高中人来人往处,立着一个展示栏。玻璃罩下,常年张贴着各年级的作文佳作。饭后,我有时会去浏览一下。
L学妹的作文,频频作为范文贴在那里。
她的文字清新自然,跳跃着灵气。
虽然顶着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头衔(好吧,主评审之一是本班语文老师),但看着她的文字,我自叹弗如。
渐渐注意到低我一级的L。
在这所重点中学里,L学妹既不是牛人,也非美女。成绩不上不下,身材较胖,样貌只能堪称素净。L学妹并非那种优秀到令人侧目的女孩。
但她自有她的光芒。
青春期的少女,外向者时时呼朋唤友,叽叽喳喳,快乐得像一只小喜鹊。内向者沉默寡言,一人向隅,很难引起同学老师的关注。
这两者都不是L同学。
她从容淡定,目光自信,既很少跟朋友在校园里呼啸而过,也没有因独处而泯然众人。
当年少女中非常罕见的大号体型,并没有阻止她穿上合体而美丽的服装,静静地展示着自己美好的一面。
L学妹,就是恬淡地做着自己,活着自己本来的面貌。
2.
80年代中期一次,近10年一次,在我的有生之年,老家那个镇子已经大规模翻建过两次。
童年时代,房子大多是冬暖夏凉的土木结构。原木的门板窗户横梁,在岁月流转中,变得愈发的温润。
门前一条小水沟,屋里一条小水沟,两条水沟流经镇上的家家户户,汇入清澈见底的沂水河。河水弯弯,向着远山下的夕阳,缓缓不知流向何方。
门口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穿过田间阡陌,通向附近的四乡八里。逢年过节,乡民们挑着担子,晃晃悠悠走在石板路上,蜂拥赶到镇上,采办各色百货,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远处,山如黛,竹林幽幽,炊烟袅袅。
童年,不能更幸福了。
这一切,随着两次翻建,已不复存在。
一栋栋钢筋水泥楼房拔地而起,青石板路被柏油马路悉数替代。
新建的“欧式别墅”,看上去尤为奇特,跟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但以其建造成本和“洋气”外貌让乡民们津津乐道。
记忆中的老家,消失得无影无踪。
青山绿水间的老楼、老街、老石板路,沉淀着千百年的传承,二、三十年间,被走向新生活的人们连根拔去。
失去日久经年才细细打磨出来的老家,变成了又一个毫无特色、面目模糊的镇子。
家乡,不仅人非,物亦非。
3.
搬进新家,已有数年。
大开间的门厅、客厅、餐区和书房,为了适应新增的家庭成员,已恢复成原来的格局。
新隔出来的独立书房,成了我在家停驻时间最长、最感自在的场所。门一关,自成一个天地。
为了同样的理由,硕大的美式茶几,被请到了垃圾站,腾出宽敞无碍的空间供儿子玩耍嬉戏。
厨房锅碗瓢盆太多,从橱柜里频繁地取进取出实在不便,于是置办了一个储物架,摆在橱柜旁。
简洁的宜家风跟美式橱柜搭在一起,看久了也并不觉得突兀。
重要的是,用具一目了然。想用哪个锅,想用哪个盆,信手取出,用完随手放入,方便了不知多少倍。
即便突兀一点,也是值得的。
卧室换下的衣服,有些并不需要次次清洗,但放在衣橱里也觉得不甚干净。
于是购置了一个日式的挂衣架,实木色泽跟床恰恰一致。门口跟衣橱间有块小小的空地,竖着把挂衣架放在这里,进门正好脱衣挂上。
如此这般,几年过去,当初中意并执意打造的美式风格,渐渐褪去。
留下的,是跟生活完全熨帖适用的物件和细节。
风格虽然淡去,居住其中,却感到越来越便利、自在、舒适。
多少风情,都会消失在人间生活的烟火中。
家,终要以它的本来面貌跟你相对。
4.
中式、美式、欧式、地中海式、田园式、乡村式、日式、韩式、北欧风……
每一种风格,都由来有自,绝非凭空而生。
当地的环境气候,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生活方式,文化联接,对外交往,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种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年累月地演化,因缘聚会,才形成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风格”。
罔顾这些因素,一味贪慕表象,生搬硬套,只会南橘北枳。
东施效颦,结局是面目全非,遭人笑话。
更遑论这些风格是否符合个人的气质兴趣、生活习惯和需求、居室格局特征等等因素。
空中楼阁,既无法满足切身的生活需求,也无法产生文化、传统和情感上的共鸣。
一早起来,满眼不伦不类的异域风光。
想求得安顿自如,有可能吗?
日久天长,能不厌倦吗?
家,始终要以生活所需为出发点,呼应自己的审美和情感,才能打造出“自家的风格”。
家,是生活的容器。
不要让所谓的“风格”,模糊了你家的本来面貌,让生活的容器漏洞百出。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