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学友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世有桃花思无邪

21/1/14百读不厌沧浪波

     诗意解读沧浪亭三场,今天开启第一场,十八位学友參加。
   
     天又降温了,心里毛飕飕的,想着自己知天命的年纪,却不得已提前退休,好像是闲情逸致 但有多少的无奈啊,

那么我们的正值最好年纪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园主人该是多么的失落和忧伤……
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放下了,其实那种忧伤天地可鉴哪……
第一期根据卢老师的介绍,群里的金玉老師先在大门外介紹了沧浪亭的历史沿革。从1045年苏舜欽建园,到章、龚两家分而得之,到韩世忠,到僧居,到宋荦、陶澍梁章钜、张树声⋯⋯
在曲桥北端讲园史,順便抬头看了看可园的门额,这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书院园林,1805年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建正谊书院,1873年江苏巡抚张树声、布政使应宝时重建,现在砖雕冂门额上的「可园」两字是应宝时所书。
与沧浪亭隔河隔桥相对的沧浪亭砖雕门楼上,「沧浪亭」三个字是南社领袖陈去病所写,《沧浪亭志》中记述了,道光七年江苏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重修沧浪亭时,捐俸修建了其中的五百名贤祠,于是大门门额刻上了「五百名贤祠」,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代,才换上了陈去病的題字。仔細看,还能看出从五字变成三字的痕迹。
因為有十几个景点要讲,每位同學分享的時间限定在十分钟左右。金玉老師的任务是讲门厅,因為讲园史用了些时间,门厅里只能简略些。其实沧浪亭的门厅里七块碑刻內容多多,有七篇最重要碑记中的六块,苏舜钦、归有光、吴存礼、梁章钜、张树声、颜文梁,还有一块碑是光緒九年僧济航所画「沧浪亭图」,上有苏州状元洪钧的題诗及记。
苏舜钦、归有光的《沧浪亭记》,大家都已熟背,其余的也已熟读,来不及细讲也无妨。而1696年重建沧浪亭立下大功的江苏巡抚宋荦的碑,园内面水轩西南的空地上,高大有气势,散文家宋荦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其子宋至的书法怡人眼目,碑背面虽已模糊,好在我們能在《沧浪亭志》上知道原刻的是捐置沧浪亭田数石刻。
站在宋荦《沧浪亭记》碑前,我們集体背诵了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朗朗书声,吸引了几位游客加入了我們的队伍。
接下來是面水轩,卢老师从苏舜钦的「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说起,从轩前楹联「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讲到宋朝张祁《平沙 》和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看看肚子里有学问的人,眼前只要有一点点诗意的源头,诗词就可以源源不断流淌而出。卢老师的工作是编撰苏州地方志的主编。是我们读书群的群主。
由张之万而洪鈞而邓云乡,卢老师讲苏州状元再讲民国人物,但是时间不够,只能克制压缩,因為还有六舟的故事要分享。


      面水軒内的匾额「陆舟水屋」,以前只按字面意思理解,陆地上的船水上的小屋嘛!其实其中还有深意。道光十五年(1835),江苏巡抚邀請六舟和尚来住持沧浪亭大云庵。僧六舟(1791-1858),被金石家阮元称为「金石僧」、「九能儒僧」。(阮元是平江路20号阮老师的祖先哦!)就是我们几次雅集的地方。

    严保庸贈达受聯精准评价了六舟:「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酒胆诗肠,文心画手,纵横一万里,我于无佛处称尊。」
    边走边欣賞沧浪亭的三宝复廊、花窗和竹子,靜吟亭中诗意盎然,主讲依然还是卢老师。

    接下来学友易不易老师讲闲吟亭。本來是一个比较簡單的景点,却被她挖出了深意。从「闲吟亭」的书写者徐穆如,到乾隆的《江南潮灾叹》,到亭子楹柱上美美的对联「千朵紅莲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这是数字联,沒有一个动词,却铺开一片画卷⋯⋯

     明道堂前莞尔老师讲了张树声及张氏四姐妹的故事。

     看山楼,建筑专家鹿群为我們从建筑的角度、哲学的角度,解读了看山楼的深意(图四)。之前我一直以为鹿群是学文史的,今天才知道她是建筑师,我们群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翠微的五百名贤祠、董笑新的翠玲珑,解读都很出色。她俩为了准备这次分享,已經很多次结伴来预习、备课、试讲。翠微说「我越來越喜歡沧浪亭了!恨不得每天沉浸在这里!」⋯⋯

    我們來到清香馆,之前讲解过狮子林全场的老末兔老师从容淡定,从李商隐的诗、文徵明的诗讲到蔣吟秋的字,讲到北侧小院中的桂樹和正在綻放中的腊梅,令人陶醉。

     这个月刚办退休手续的哈哈讲了御碑亭,退休之前她是《苏州年鉴》的主编,讲一讲康熙年间的旧事,对她來說轻松自如。

     蜻蜓老师压轴),藕花水榭的对联、院中的铺地,两侧的地穴(空门)、花窗,都是我們熟悉而百看不厌的。蜻蜓老师是苏州通,之前她带读过老街巷,她对苏州历史和街巷了如指掌,實在令人佩服。
     最后我們在高高的沧浪亭前齐声背诵欧阳修《沧浪亭》和苏舜钦的《过苏州》,本轮第一场走读圓滿結束。

明天好好整理文章!睡觉晚安打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