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那些事
前天,在书店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了,90后青春文学作家萱齐的写作心得与她自己写作技巧,以及她的新书《天很蓝,你很好》。年龄不大的她已是河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细腻的文笔,也让读者悟出来一些不一样的意境。
听完她的写作信仰,她喜欢欣赏的作家分享会,也有一些感触。说到她自己的新书,我也回想起了自己这些年买过、读过以及没有拆封过的和屯在kindle里的那些书。
自己闲来也喜欢到书店去坐一坐,读的书不杂,就是一些社科,文学和传记类的。除了自己在家读的专业书籍和书店会员卡借阅的书籍以外,买的纸质书就当数罗辑思维的最多了。
自罗胖的出现,把读书这件事搞的像看电影、追剧一样,再到后来订阅的樊登读书会,自己的节奏感全乱套了,问题还停不下来。以前没看罗辑思维,没听樊登读书觉得自己脑袋挺正常的,这几年随着罗胖认知升级,好书一本接着一本的宣讲。架不住听他那么一说,越来越觉得自己笨的像个白痴,先不说那些深不可测,细思极恐的道理,顿觉得out了,恐慌了,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世界变天了?为了不让自己继续当笨蛋,就果断下单,买推介的书,订阅得到专栏。在包月来套音频电子书。于是,几年堆积了失控,必然,光荣与梦想,魔鬼经济学,物演通论,出版人,智识分子,福特传,文明之光,智能时代,人类简史……等等……一本接着一本的屯。这本没看完,那本又在路上了。即便顾不上听,没时间看,顿觉的自己脑袋正常了,也有底气了,就连走路都顺腿儿了。
回过头来,看看书架上摆放的书,在看看周围和我一样的人,这不是掉进了一个大坑?在看看身边人那里买的是知识,而是为了消除无知所带来的恐慌。而认知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除需要漫长的时间,在看看书架上,kindle里未打开,未启封的书,发现喜欢买书胜过喜欢读书,喜欢读书胜过喜欢思考。这不就是坑吗?阅读本身没有价值,阅读后的思考,而思考后的选择,选择后的行动才是大家应该掌握的重点啊。很多时候我和大家一样,更多的是馋而不是饿。在不经思考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从笑来老师的订阅专栏,认识了人生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到付费就是捡便宜再到元认知能力,明白自己花费买的这些书本身没有错,只是思维模式有些偏差,随着大脑系统的升级,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进而从焦虑,烦躁苦闷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2017,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以外。就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吧,从那几本没有读完的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