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读书

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就输了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4人  神意通达

问: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别人有的我都得有吗?

答:你先告诉我起跑线在哪儿,1岁,2岁,4岁,还是6岁,或者胎儿期?既然有起跑线了,那热身区在哪儿?还有,训练区在哪儿?不训练就起跑了?那不摔坏了?总得先会走吧。而走路是不可能训练出来的,全靠孩子自然发育,他到了时候,自己就扶着墙走过来了,他没到时候,你哄他走,你能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量吗?那是儿童生理心理学家研究的事。能掌握又怎样?1岁就能走,2岁会弹钢琴,3岁会溜旱冰,4岁会踢跆拳道,5岁会画画,6岁会下棋。。。这些东西在人一生中有多大分量?有多大影响?不用那么累。你愿意累都没关系,孩子累啊。你问过孩子的感受吗?问也没用,他说的都是大人说的话。他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早过了你所谓的“起跑线”了。

实际上,孩子的早教开发有必要吗?有必要。但是要有个度。它再怎么开发,在人一生中的占比是很小的。人的一生,受很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愿望,孩子真心想干什么,这才是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当然这个愿望也可能以后会变,甚至变几次,到中年以后才不得不确定下来,人不意识到生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是不会停下扩展人生边界的步伐的。只有心定下来了,才会往深处走,在纵深上继续探寻。这就是人的一生。不要以为天天打麻将的就是混吃等死了,他每一盘都在思考,想把手中的牌打好,这也是往深处走,但能不能走进去,如果不跟水平高的人打,事实上很难,即使如此,他们也锲而不舍。旁观者无不叹服:如果拿出打麻将的精神来,什么事做不成?愿望就有这等威力,它能给人方向和动力,让人自动自发地走下去。如果他不愿意,你就是把他供到考上北大清华,他也照样毫不可惜地扔掉。

北京龙泉寺就收了好几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有的还取得了世界一流名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可是不要了,出家了。他的父母后来也辞掉了家乡的工作,住到这个寺里陪他。媒体采访时问他原因,无外乎从小到大拼命读书感觉人生好累,没有意义之类。你说他对佛的理解有多高,没有。他就是累了。累过了头了。也许借助佛教的力量得以修复一番心灵,待修练有成后,还能重回世间也未可知。这就是教育过度的结果。学校教育不用说,家庭肯定只有教育没有关爱。

前不久看到电视上一个比唱歌的综艺节目,一对声乐名师夫妇的儿子,20出头,唱功却很一般。他从生下来就由外公外婆带,带到3岁,妈妈接到自己身边,但由于夫妻二人演出教学任务繁忙,就给孩子办理了全托,一切交给幼儿园。一家三口在电视上,大人向孩子忏悔。妈妈回忆道:孩子当时哭诉“你们把我接过来,又不要我,你们知道我有多害怕吗?小朋友们也排斥我,因为我有口音”。妈妈充满歉意地靠着儿子说:对不起,我当时不知道你的感受。儿子成了原谅者,表现出大度包容的气象。当然,这两位名人夫妻能帮助儿子在演唱事业上发展,也有万贯家财留给他,能弥补他小时的缺憾。但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缺憾及其影响是不可能不继续在后面的人生中发挥作用的。这孩子一生都得跟自己做斗争。等到他的父母都不在了,考验他的时候又来了。

记得看到某著名歌手与其在美国读大学的儿子一起做节目,他爽朗地说:我现在跟儿子是哥们关系。他的孩子一出生,他就离婚了,女方带着孩子去了美国,孩子的生活中就没有出现过他。成年的儿子在节目中始终话很少,表情很复杂,既有无辜、不解、陌生,又有一种恼怒,好像在说:这些事都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出现在这儿?

如果从中国传统观念上看,只有子女跟父母道歉,哪有父母跟子女道歉的?哪有老子跟儿子称兄道弟的?这都是反人伦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在自己该尽人伦的时候,自己反了人伦,等到想要重回人伦的时候,只好人不人鬼不鬼。因果关系在固定体系内是违背不了的,你不顺着它,它就逆了你。除非你能超越这个体系。

愿望、好奇、关爱,才是孩子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应该拥有的,而不是教育、培训、控制。如果一定要有一点教育,也不是具体的技术和才艺,而是教养,教会他一些基本的人与人相处的规矩,这是群居动物最重要的家教。看看猴群、狮群、狼群、蚁群、蜂群等群体动物,规矩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至于捕食之道,由于人的成长期长达18年,不像狮子、猴子只有三四年,所以可以在学校中慢慢学,做家长的急什么?何况还有社会这所大学。只要孩子性格完整健康,他能学到老,适应到死,那时,家长在哪儿呢?(神意通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