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真的豁达吗?
近来,想法越来越多了,有的是出于自己对于爱情的想法,有的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产生,有的是出于教育界出现各种不公平的想法,等等。但是完全出于自己的想法并不多,都是对各位前辈和学者思想的交融。
我也有过喜欢的女孩,我也想要一段幸福的恋爱经历,正如有人所说,谈恋爱也是大学生的一门课程,但是对我来说,有点太奢侈,连多看对方一眼都是幸福的。况且恋爱是一种真心的付出,它是需要责任与担当的,它从来都是一种人生经历中一门神圣的必须课。不是拿着父母的钱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然后一起去看看看花花世界就是恋爱,就是幸福。当然,外表的华丽,偶尔的浪漫是会对爱情产生积极辅助,可那毕竟只是冰山一角。有朋友对我说,我太现实,恋爱哪有一次就能成功的,年轻玩的就是激情,现在的我们没有实力,根本不用理会责任与担当,爱就说出来。我表示不能赞同,我一直坚信,撒哈拉爱情可以广为流传,也会有更多的人去践行。有责任有担当才配拥有爱情。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近日在互联网上看到驻马店撞人事件的视频:行人在斑马线上被撞、无人救助,惨遭二次辗轧。目睹如此惨剧,以及来往行人的冷漠,以及重温佛山小悦悦事件等,我内心受到巨大震动,路人无动于衷。由此想到:所以鲁迅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位文学家,更加是一位精准无误的预言家。小时候你读不懂鲁迅的小说,当你长大之后,才会看得透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如同蟑螂老鼠一般。鲁迅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冷漠的围观看客精神,麻木不仁的心。
可是,我毕竟是一个旁观者,并没有经历其中,正所谓不在其中不知其事,如果我当时置身于那个环境当中,我会不会冲上去救人,我会不会怕死,我会不会被碰瓷勒索,或许会拿起手机怀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拨打110,120,或许跟他们一样,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这些都无从得知。
谁来拾荒丢弃的人性。
“人们一切不幸的根源,不是饥荒,不是火灾,也不止是那些作恶者,而在于他们各自为生”,托尔斯泰如是说。电影《釜山行》里,恰是人性留存了最后的世间温存。因而,在痛斥完那些冷漠者后,但愿我们不会成为下一批“冷漠行人”。
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一套相当可观而又平等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且后人也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傅斯年也说过,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熏陶等等。
可是现如今呢,把教育等同于命运,高考成为成功的关键,或者说是唯一途径,都已经不为过了。在孩童时代,父母一心培养听话的孩子,只要你成绩好,什么都可以满足,其他的不好都行,必须成绩好,都成了一种隐形的交易;在学生时代,老师为了自己的名利,不能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利用成绩高低排名次都是好的,更为严重的就是赤裸裸的讽刺,贬斥,叫家长等。让孩子从小就丧失了应有的斗志精神和人格尊严。
高考成了寒门子弟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可是却少有人能够进入社会顶层,从小就接受各种奴化思想,我们已经顺从了,只知道,埋头干,却不知创新,也没有那种高昂的斗志情怀,去积极进入社会顶层。对于没考上的同学来说,寒门依旧是寒门,没有什么变化,12年的寒窗苦读,却是一一安排好的课程与科目。对一个寒门来说,能有什么用途,只不过是白白耗费了青春,花了父母的血汗钱,最后继承父母的传统。
有人说,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就去改变自己。可是,这毕竟是相对的,有的人追求完美,有的人追求公平,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精神的寄托,只是现实满足不了我们的愿望,抑或欲望,底层人民是很难给人带来触动。
或许,是我们的内心还不够豁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