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张PPT的教育哲学讲座本身就是哲学
今天的简书标题有点长、因为它看起来必须得有点不一样的范式,这不一样的范式指的就是——哲学。 5.28上午华师大的王占魁副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颇有深度和内涵的教育哲学讲座,从哲学的角度为大家解释了另类的《同课异构、协同教学与教师发展》,先来说说王教授对“同课异构”的哲学理解。
说到教育我们经常会讲到孔子、讲到苏格拉底,这两位教育大家分别是中西方教育的鼻祖。同样是上课,这两位大师采用的就是不同的方式即“异构”,这可从 《论语》与《理想国》两本书中窥见一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通过学主对他言行的记录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博学,他让我们明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识要不断运用、习得,才能让人感到快乐; 他让我们懂得“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许多人一起同行,就一定有可以当你老师的人。差不多同时期的苏格拉底也可以用两句话展现了他的教育智慧,“未知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的”、“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无知”他假装无知、装成傻子,在与学生反复的对话中让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真谛。好精彩的同课异构,同的是“教”,异的里“法”,无高低之分,他们“教”的背后都体现的是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与理解。放眼现在,教师如果能把握好教材、吃透教材,同样随时可以扮演孔子,展示其博学, 也可以随时装成傻子,化身苏格拉底,表演其睿智。前提是吃透教材,做到这一点 ,你就已经走在成为特级教师的路上了(为什么这里讲到教材后面对其与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会有说明)。这同时地让我想到了那位长辫子老师” ——郭学萍她也是能吃透教材的人。
王教授哲学观点下的“协同教学”主要阐述的是跨学科理念。上课伊始, 他就提到“没有去学科的精神,就没有跨学科的可能”、“你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科教师,这样你才能学到本学科学不到的知识”。我最开始有明确的跨学科意识是从去年读成尚荣教授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一书中获取的。“我对专业的理解,不囿于学科,也不囿于课程” 那个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去读点本学科之外的书,订阅《新华文摘》、买些哲学入门书、读点世界及古代史,“我以为,教育科研工作者视野开阔一点,视角多一点,并不是坏事,倒是让自己在多样性的认知与比较中,对某一个问题发现了不同的侧面,让问题立起来,观察得全面一些,也深入一些。”所谓的学科原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最初的人类教育始于哲学,是因为人类有了儿童般的好奇,才发现文、史、地、生、化、物、体、美、音更多丰富的学科。但我们不要忘记知识的本源,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母亲,每一位学科老师老师都要有探索知识本源的精神。仔细回忆下午所观摩的四年级数学科《位置的表示方法》一课中就有老师对知识本源探索的体现。授课教师在讲述“数对”知识点时就用微课授课法告诉学生“数对”的缘起,它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生病期间观察蜘蛛结网后首创的坐标系。“去思考知识的起源”是跨学科意识的表现,是协同教学的必经之路。
只有一张PPT的讲座,恰恰是知识信息海量的讲座。“它展现的不是原理知识,而是原理本身。”“理论是非常可爱的,一句理论可以让你快乐一辈子,你之所以觉得没有用,那是因为你还没懂。”“唯有反思对自己出发,对自己的思想出发,才能联通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王教授妙语连珠,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关系的阐述:“以前的教学只有教师和学生,后来出现了‘小三’——教材,教材它有干爹——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干爹是考纲,考纲的干爹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的干爹是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的干爹是谁,我不能说!”哈哈,他不说我们也明白,彼此心照不宣。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参透这其中的奥妙,有效地连接自己与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教学成为偏正结构的教,因为教只是手段,学才是最终目的。
为师不难,从教不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凭什么站在讲台上?”“今后准备走向哪里?”这是我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