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WhoAreYou)116心理学角度的“意识”

2021-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玩哲录

心理学上的那些早前的研究者,他们是怎么考虑“意识”的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讨论,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就是威廉詹姆斯,首先他不认为是平行的,因为说笛卡尔提到他在松果体的交互,而威廉詹姆斯提到这两种元素实际上,完全是一个整合的东西,物质和精神的是一个整合的东西。

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为我们的物质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脑损伤意识就会消失,或者是用一些精神类的药物类,我们的精神状态都会发生改变。他最早就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这个意识,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加工,比如说,注意还有记忆,可能都知道他提到的意识流?

在很多领域在一些文学领域,也很推崇意识流。

他用这样的一种“意识流”,来描述我们的人的意识,威廉詹姆斯认为“意识”像流水,像水不停的流动,而且会永远的变化的不停的,这样的我们一些想法、观念、意象、感受,都是这样不断的流动。

所以,这个像水一样的东西,心理学上把它叫“意识”,在心理学上就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和理解。

我们在前面谈知觉的时候,也提到另一个赫尔姆霍茨,我们提到知觉怎么形成的,他认为是一种无意识的推理,我们知觉我们对外界感受形成我们的知觉,形成我们能够体验到的这样的知觉。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感受到的,就这个过程本身我们没有感受到,所以,他提出了无意识的推理。

知觉是无意识推理的一个结果。

并不是所有的脑子大脑中的活动,我们都可以意识到。他就提出这个观点,其实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当时我们认为当时的哲学背景就认为说,人作为一个高等动物,作为一个人的一种高尚性,什么道德精神上的一种高尚性。

他的这种思维是需要肯定是要有意识的,我们才能具有一种高尚性。

所以,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就认为我们不需要意识,这种高尚性的从何而来?

我们和动物,是不是就没有区别?

这样就会推翻人的,这样的一种高尚性和这种优越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