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人生中再一次重生!

2022-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Souv

这是一本关注于成长的书籍;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人的一切行为,比如:“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症”、“为什么刷手机停不下来”、“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情绪控制”、“为什么学习、跑步、减肥那么难,那么累”、“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可还是没有什么提升”、“为什么我总是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我那么焦虑”等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总以为是自我自控能力太差,没有自律导致的。那么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这本书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运用科学的方式解释这一切产生的原因,然后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他、克服他。让我们能挣脱自我肤浅的认知,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他,运用方法论去解决他!

微信图片_20220428155613.jpg
   我们在学习成长中有这样几个过程"学习、思考、行动、改变";

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看图的时候我们发现,为什么输入量这么大,到改变量那么小呢,这比例也太失衡了吧。为什么呢,因为"有中间商赚差价"。学习量到改变量为什么会相应的减少那么多,因为中间存在着思考量和行动量。学习到思考这个环节就有一些折扣了,在从思考到行动又有一些折扣,行动之后的改变自然又存在折扣。所以从学习量到改变量的折扣是累计的。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怎样去改变他理论上来说思路还是挺简单的,但是重在执行。也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学习量那根本无从谈起改变量。

保持理智,不要轻易的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所控制,让理智脑更多的参与大脑的决策、掌握大脑的主导权;每当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候,我们要是能先停留用几秒钟思考一下,就能让理智脑从情绪脑和本能脑那里获得主导权,自然做出的决定是理智思考下的决定,而不是由情绪控制下的决定。

在平常时刻复制一个自己进行对话,观察自己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及时给予提醒,让理智脑出来进行纠正。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曾子说"吾日三省吾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道理我们都懂,怎么执行呢?我认为: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到反思的意义和作用,深刻的认知才是执行下去的基石和动力。而不是停留于理解的表面,最后才是执行的方法:通过“反思日志";“反思日志"就是将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者感悟进行复盘。切记不要流于形式,“反思日志"并不需要每天都写,写的触发机制是"触动自己的事情或者感悟"、"触动自己的事情或者感悟"、"触动自己的事情或者感悟"。关键字:触动、感悟。

主要分三点描述:

1、描述事情------将经过进行简单描述(什么事情让我有触动)以便于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2、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让我产生了这种想法;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3、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追求深度,思考是否有优化和进步空间,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