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我并不希望你火起来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更名为《中国新歌声》,第一季就有选手唱李志那首最为著名的《天空之城》。这让我担心又兴奋!担心我喜欢的作品不被大众接受,兴奋于这首民谣被这个小男孩演绎的如此精彩,其实更担心它被大众接受后开始烂大街成为广场舞dj,想象一下,我无法想象大妈们在本应淡淡的忧伤声中尽情挥舞这个场景。
听完这个21岁的新疆男生版《天空之城》,我的感觉是,李志的版本是阅尽千帆之后的沧桑和安然,而这个选手还透着一股小处男的青涩,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啊。不过,口哨吹的还不错。作为李志的好哥们汪峰是第一个转身的,随后那英也转身,看着这个小男孩一脸陶醉状,不知是被歌声打动了还是被帅萌了一脸。
来说说本文主人公李志,李志,江湖人称b哥,民谣界的老干部,唱歌的时候低着头,抖着腿,一副烟嗓唱出历尽沧桑的柔情。
李志爱听李志的通常是男生,他们说b哥是低迷生活里的一针致幻剂,他们说听b哥的最佳时刻是在不可描述之后的安静模式中,“既有一泻千里后虚脱的模糊感,也有情欲过后怜悯万物的胸怀”。通常男生喜欢用b哥来标榜自己的品味,欣赏的是他的价值观,喜欢他真诚而真实的表达,喜欢他肆无忌惮的泄愤歌词,作为一个表达者,就要说几句操蛋的话,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个操蛋的世界。
我第一次听b哥,是他的《梵高先生》,感觉很难听啊,尼玛,这sb也能唱歌,就这嗓音,就这破歌词!然后听他的《关于郑州的记忆》,哎呦,唱的还不错哦;后来听他的《天空之城》,哦,原来这sb是在讲故事啊,还蛮用心的嘛。以至于听了b哥很多歌,《山阴路的夏天》、《和你在一起》、《热河》、《下雨》等等(鹏叔最喜欢《下雨》),越听就越觉得,原来故事里的sb是我自己啊。
b哥的很多歌都是有左手换右手的味道的,这个味道,咳咳,鹏叔这么单纯的人是无法描述的,总之最好别联想。比如交河,就是一条河。铅笔,就是一支铅笔。苍井空,唱的不是那个老师。
讲一个小插曲,鹏叔曾经在大学的时候给一个妹子点一首b哥的《天空之城》,然后就听见播音员说:“接下来这首《天空之城》是来自xx班的xx同学送给xx班xx同学的”,然后广播里就悠然飘出了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对,就是那首纯音乐。当时鹏叔就骂了一句sb。
不过现在想来,原来喜欢b哥的人也是孤独的。
真心希望b哥不要火起来,希望一直这样小众下去,如果有一天《天空之城》上热搜,在办公室听到有同事外扩播放,看到失恋的人开始唾弃“爱情不过是生活的屁”,看到孤独的人在夜里呻吟“此刻我在异乡的夜里 感觉着你 忽明忽暗”这样的的话,b哥就不是b哥了,民谣会失去纯粹,就此沦落,变得烂俗,变得愈加迎合大众的审美品位,变得不那么独立。
很难想象这样一首歌曲,在电视节目上被选手唱出来后,会变成怎样一种现象,如果观众被歌词打动,被旋律洗脑,媒体又会怎样去解读这首歌,怎样去描述b哥这个人。
总之,鹏叔不希望b哥和朴树、许巍、李建、宋冬野、马頔、好妹妹一样人尽皆知,鹏叔更希望你像赵雷、赵照、陈粒、花粥、程璧、陈鸿宇、鹿先森、纣王老胡、金玟岐、谢春花一样永远不要红,继续低头独立做出一些纯粹的属于自己的音乐吧!
作者简介: 付鹏,90后作者,自称鹏叔,毕业于中文系的筑路人。白天搬砖,晚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