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的祖祖辈辈都是陕西关中道上的农民,我也是位农民。小时候,还是个半大小子,开过拖拉机,翻过地,播过种,施过肥,浇过地……割过麦子,扳过玉米棒子……磨过面……这也不能说我就是个纯粹的农民。
晚上,顶着初夏如水般明净的月光,听着田里蛐蛐儿嘶嘶鸣叫,闻着麦田清甜湿露的草味空气,和父亲挥汗如雨,在田里装一大车麦捆,我在车上码的齐齐高高,往下看就害怕,也就不下车,车走在坑坑哇哇的乡村路上,一大车麦捆摇摇晃晃,就是不散,不倒,到了场院再卸车。因为这,父亲表扬我说,这娃干活有眼力劲,能成。那时还没发育,但我这小男人心里一种为家担当出力自豪感的情素,就慢慢产生了。
以后不管是干农活,学校学习,做人,部队参加工作,都严格要求自己,宽斋仁厚,一板一眼,一口唾沫一个坑。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艰苦留给自己。在腐败的年代里,管过国防工程,不收钱不送钱,官不大,但官兵中口碑很好。在高原寒区工地上,因民工无鞋穿,无衣穿,赠送过军装军鞋,免费看病疗伤,免费吃饭,在民工中口碑极佳,工程质量被总参等评为优质工程。
从身为农民的父祖辈身上继承了勤劳,善良,耿直,仁厚,清正廉洁。童年,没上过学的爷爷,经常带我去赶集看秦腔大戏,乱吼乱叫听不懂,老人家就给我讲故事情节,什么是忠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将,什么是帅……也听得眼泪稀里哗啦……老人家用戏剧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教自己孙子如何做人,鼓励我要用功读书,走出农村……做事要干净利落,一行茄子,一行豇豆,一马归一马,为人要忠厚老实,不贪不占不义之财……
也只有这样的家风,才让我这农村孩子,依靠勤学苦读,熟能生巧,终于真正走出了农村。半生经历风风雨雨,却都始终保持着做人的尊严,挺直腰杆活着,没有给家乡父老丢脸……
小时候,我家亲戚是城里人。我小脑袋里做过比较,城里人皮肤白,人长的俊,穿的好,牙白眼亮,而农村人,皮肤粗糙油黑,目光浑沌。我那城里的哥姐嫂,走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土街上,简直是一道彩虹,我在小伙伴中间威信好像也提升了不少。街坊邻里赞叹不已,城里人就是好,谈吐文雅,说话有道理。而现在农村在外务工年青人,比城里人还要时髦……城乡差距不是拉大了,或是变小了?但真正城里人的文化气质,骨子里的高贵韵味,或许不是钱或衣服,奔驰宝马能装出来的。
一年来,我这混进城里的农村人,下村当了一名脱贫攻坚的村干部。在农村人急切进城之时,我这农村人却又回到了农村,埋藏在骨子里的农耕意识,又被慢慢萌发了。和农村老太太聊天,逗她们哈哈笑,争取成为她们心中偶像。引导老乡转变观念,改变环境,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经济,鼓励勤劳脱贫致富,把我在城里学的生活方式,所有的各种资源信息带给他们,但他们还是要保持"脏乱差"传统作风,没办法,也呕过气,发过火,郁闷过,彷徨过……帮他们抱过孩子,收过稻谷,吃农家饭,一起喝的是过期啤酒,也喝高梁砸酒,壮阳药酒,睡农家床,打扫环境卫生,就差再讨个农村婆娘一起过了……在农村呆了一年,娃娃们老远有喊我李爷爷的,还有老远喊我李叔叔的,老乡却喊我,李书记是个清官,听到这,我就想哭。农民虽然没文化,但他们不傻,心明眼亮。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用轻喜剧方式表达着农民的啼笑皆非,酸甜哭辣。《平凡的世界》用悲剧笔法写着农村人劳动者的尊严,农民也有凄美的爱情,及朴实真挚的情感生活。
前几天,我陕西关中在部队一老领导说,别人越混越好,你可好混成村干部,真有出息。他举两个有关农民的例子:
一是我们陕西一位在部队团处级干部,退役退休回老家农村,和几位同乡打麻将,为了几十元钱,挣的脸红脖粗。在部队官当的大,被几位农民说得下不了台,收拾老乡几句,却被打的鼻青脸肿,现官司打得老家农村呆不住,回西安城里了。
另外一位也是位师团干部退休了,却宝刀不老,非要回农村老家带领乡亲养羊脱贫致富,回村当了个村主任,因让部分乡亲日子好过了,却因军人耿直动摇了村书记执政基础,被村书记叫死党打了一顿,也在打官司,灰溜溜回城了。看来陕西农民确实民风彪悍,纯朴的很。
领导说,城里人回农村,会水土不服,环境不适,会尴尬不已,现在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为个低保,喊爹骂娘,地上打滚,要撕你衣服,抓你脸。
最后我想说,咱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靠勤劳双手辛勤劳动,有尊严有脸面地活着,比什么都强。不是因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人要脸,树要皮,这个道理咱还是要懂哈!咱至少要让咱娃以后在人面前挺起腰杆,觉得我爹妈还是个懂道理的明白人。
作者,木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