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中的动与静
哲学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跑亦然。
按理说,人奔跑就是为了动,静的跑有违于人的天性,但人常做这样的事——于是就有了跑步机。
跑步机是如何产生的,我查了一下。1965年北欧芬兰唐特力诞生了全球第一台家用的跑步机,设计师根据传速带的原理改变而成。看到这个解释,我心中的愤懑消失了一些,北欧人发明跑步机,这多少情有可原。
但我总不喜欢在跑步机上奔跑,因为这是一种静态的跑,一种匀速的跑,一种没有终点的跑......跑变得让人难受起来。
有几次,这种静态的跑因为环境的变化让我有了些许兴趣:确实有那么一点。
上月,在去往菲律宾的游轮上,有健身房。健身房里的跑步机前是一幅落地的悬窗。悬窗外,是苍茫的太平洋。我从看到这架跑步机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在上面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伺机而动。
跑中的动与静早起,手机显示的时间是6点50分,换运动鞋,来到健身房门口,门关着。
不甘心,陆续有乘客来旁边的自助餐厅吃早餐,7点半,健身房被船员打开。
我郑重其事登上跑步机,按下START键,机器缓缓而动,我也缓缓而动。
调节,不想太快,但也不想走,很尴尬。终于找到平衡点,跑着,心旁骛起来。
脚步把履带送向后,思绪把目光领到前。太平洋上的朝霞炫目,白浪翻滚,激荡起的浪花闪着金光。陶醉中,把速度又调慢一档。
大洋中,再大的船也是沧海一粟。出海这两天,经过海域天气状况都恶劣。有的乘客甚至不敢从悬窗往下看,因为白头浪一起,船就微微一荡。浪头一过,心又倏地一沉。一荡一沉间,多少人晕晕乎乎,我却还能跑几步,也值得庆幸了。
太阳升起来了,尽管北半球正处冬季,但靠近赤道的地方阳光的力量还是强大的。
为了享受难得的冬日暖阳,享受这乌玉般的洋面,我把速度调到最低,简直不能算跑了。
心灵静止了,但躯干还在运动。静的跑难道就是慢走吗?我想不是,静的跑好比冥想中一缕香穿进鼻孔,告诉你知觉尚存,欲界犹在。
眼睛合上,太平洋的海水好像漫过眼眶,浸入心灵。心满了,跑不动了。睁开眼,一串红色数字赫然,半小时才跑了三公里多,这对于经常跑步的我简直慢得不可想象。
阳光太强,速度太慢,感觉在大洋中变得迟钝......停下吧,这静止的跑!
停下吧,这静止的跑!当时我脑中满是这句话,以至于我现在很自然地写下来。但写下来后,却发现这句话好像是一个天然的悖论。
跑中的动与静时光倒转几年,那次是在一个山中别墅,二层有一个面对竹林的小房间,房间里摆放着跑步机和一些哑铃,我贸然闯入,忍不住进去想跑上两步。
那时我慢跑不久,对于跑步机很少接触。那台老式跑步机好像是设置记忆功能,我一上去按开始键,机器就飞快运转。我脑子没转过来,腿就被带着一个劲地跑。直到定了定神,才调慢速度,跟着跑起来。
那时,也是一个清晨,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溽暑时节山间的早晨还是很清凉的。竹叶青青,竹竿翠翠,窗中郁郁,一时觉得可以就这样一直跑下去,一直这样跑下去。
当这个念头产生之时,静止的跑就开始了。一直即静,凝望即静,不变即静。那个清晨,静的跑,静了很久......直到我意识到我为什么不走出去真切地看看这片竹林呢,甚至我也可以在竹林里跑啊!闪念间,静止的跑结束了。
下楼,穿过竹林,没什么特别,也不适合慢跑。清晨的竹林多少有些阴郁,阳光难透进来,我嗅到了一丝陈腐的味道。待我回到二楼的跑步机准备再次起跑时我放弃了,因为窗外的色彩变了,那抹单纯的绿色消失了。蓦然间我发现,人不能两次登上同一台跑步机,就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在跑步机上跑过步,直到上个月在海上。
静止的跑总归有些奇特,就好比一朵荷花在跑步机上跑着,本应亭亭净植,一一荷风举,但却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动是静?心知道。
相对而言,动的跑更朴实,更直白,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打开运动软件,一、二、三,开始跑步,跑就好了,欢实地跑就好。往往的第一公里,总是跑的最快的。倒不是因为开始体力好,而是开始跑步四个字让我有复得返自然的感觉。
春节前几天的深圳,路上人车极少,整个城市道路都成了绝佳的跑道。日光和煦,一件长袖的速干衣,一条不厚的长棉裤,穿着很舒适。长长的柏油路,跑鞋踩上去软乎乎的,足底的感觉延展到全身。人像上足了发条的青蛙,活生生地往前跑。
跑中的动与静呼吸均匀,步履不停。每公里6分的配速,三公里下来就微微出汗了。从柏油路跑上绿道,黄、橙、蓝、绿的共享单车散落在道边,有的慵懒地倒地,就算如此的暖阳都无法把他们唤醒。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路上慢跑又有了诱惑。跑得稍微有些累,就想停下来扫开一辆骑。但坚持慢跑七年的我还有点意志力,而且脑子里总是想,跑到真的累了再骑也不迟,现在哪里都有共享单车。但真的骑上车了再换成跑步就难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正规的铁人三项比赛跑步的顺序在骑车之后。
春节前的一周,我每天都跑固定的线路。深圳宝安区西乡碧海湾公园门口出发,穿过宾隆路,进入宝源路绿道,跑到内环路左转,进入西湾公园。这一段有4公里,我跑得比较快,一般20分钟多就可以完成。进入西湾公园后,我就放慢速度,听波涛冲刷岸边的一排排红树。
跑中的动与静我想,红树应该是深圳这个城市的代表。因为它既属于海洋,也属于陆地。既有极强的适宜能力,又有自己独特的习性。既能够抱团形成小环境,又能敞开胸怀接纳外来的事物。这些属性,不正契合深圳这个城市的特征吗?
西湾公园已经建成了二期,横穿过去大概2公里。跑到尽头就是金湾路人行道,左边是宽敞的公路,右边就是茫茫的大海。但海水不是蓝的,而是一种灰黄色,无论什么季节,都这样。
从地图上看,这里是珠江的入海口,它有一个名字为我们熟知,那就是伶仃洋。有人告诉我,天气晴好时,直接可以从这里望到洋对面的中山,这是深圳西部距离中山最近的地方,所以深中通道要修在这里。每当我在这条海岸线慢跑时,我总是不由自主的看着大海的方向,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对岸的陆地。我看到的,是架在海上的延绵的不绝的高压输电塔。
跑中的动与静沿着海岸线一直跑,跑到沿江高速高架桥底大概是6.5公里,这时是一个疲倦期。桥下停满了共享单车,我咬咬牙,穿过桥下,往前跑去。
动的跑之所以让人激动,是因为你可以在动中取静,看到一些平常都未必留心的东西。道理很简单,跑得时候我的身体是动的,但我的五官中,只有眼睛在工作,其他处于半休息状态。是的,我跑步时不听音乐,一般也不喝水。鼻子?嗅不到什么特殊气味,尽管一直用它来呼吸。
正因为其他感觉弱化了,视觉才变得愈发敏锐。举个例子,那几天跑过海岸线,总有一对城管坐在临海的大石头上,相互依偎,警棍耷拉在一旁。而一直健硕的金毛犬伏在他们身后,暖洋洋的晒着太阳。连续三天,我都看到这一幕。而年三十那天早上我跑过这里时,两名城管身后的金毛消失了。我很想停下来问问他们狗去哪了,后来想想,那天是阴天,也许狗狗没出来一起晒太阳。
跑中的动与静海岸线大概三公里长,跑完后,左边是公路,公路外是别墅区。右边是围栏,围栏里围着一个大大的鱼塘。鱼塘边还立了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泥塘危险,边防区域,请勿跨越。我一边跑一边思忖着,如果没有请勿跨越四个字,我也不会想怎么跨过去。但这四个字写上了,我就动了点念头。
这时的道路上找不到共享单车了,必须往前跑,才会跑回属于城市的区域。
因为这里靠近大铲湾,所以有很多货场,有的货场是大型的冻库,有的货场停满了大型的卡车。有一天我跑过这里时,十几辆卡车接连从货场开出,一时间整个金湾大道被卡车填满。我足足等了十多分钟,干脆放弃了跑步。
尘埃落定,慢慢往前走,很渴。走着走着,居然有一个妇女守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在路边卖水、可乐、冰红茶。我只有手机在身,居然可以微信付款。花3块钱在这里买到怡宝恰似在沙漠里发现了绿洲。真的,只要跑,就会有变化,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跑到西乡大道的尽头,大约10公里。这里是一个十字路口,宽阔的车道在这里交汇。一片开阔地,是公交车场站。但这里没有站牌,开入和开出的车都是空荡荡的。
我穿过十字路口,往东跑去,不到1公里就回到了住宅区。看着街上不多的行人,也倍感亲切。动着跑,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感觉。这10公里的路程,前半段是奋发,中间段是享受,后半段是思索与颓废。喜欢越跑越慢,只要阳光尚好,车辆尚少,道路尚空,就有穿越城市的感觉。
春节前的那几天,跑着,动着,每天从开头到结尾13公里左右。情人节那天在APP上报名了一个情人节线上跑,距离是13.14公里。跑回小区门口,具体是12.9公里。慢慢地绕着小区走一段,手机传出:您已完成赛事。看完赛的轨迹,多出了一段小尾巴。而我平常跑,轨迹是一个大体规整的长方形。
跑中的动与静
动态的跑,留下的是固定的静止的轨迹。这轨迹中,蕴含着距离,时间与卡路里。我也喜欢由动转静那一刻的感觉,如释重负又收获满满。
跑中的动与静回家,洗个热水澡。泡一壶茶,粗茶,下关甲沱就很好。喝着茶,沐浴着阳光,脱下棉毛衫,镜子中瞥见上身赤裸的自己。茶酽酽的,身子紧紧的。
戊戌春日午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