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明医(8末世将乱风雨来)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回到茶馆,素衣的思绪还在世事变幻中沉浮。她知道,这种太平日子不会太久了,因为,要打仗了。
她钻到茶馆的厨房里,准备去鼓捣些东西,二婶问她忙活啥,她笑笑,什么也没说。
她先对面刘大夫家的医馆,买回了好几种中草药,刘大夫怪怪地看了她好几眼,她调皮地一笑,付完药钱,就跑回茶馆厨房,继续开始鼓捣。
她还抽空去了趟冯铁匠家,和冯铁匠的儿子小柱子聊了起来,还拿小木棍在地上比划了好半天。小柱子最初也是摸不着头脑,素衣解释又解释,最后,小柱子看着地上素衣画的图,会心一笑。
几天后,晚上,茶馆关了门。二婶和素衣回到房间,素衣拿出两支簪子,捧给二婶。
二婶看了一愣,“这是做什么,丫头?”
素衣一笑,“娘,我没经您的同意,把你给我的积蓄,兑换成银子。这一支簪子,是银的,您看,上面这枚芍药花,这里有个机关,打开,里面有两个小暗格,您记好,外面这个,是上好的刀创药,里面这个,是内服药。受了外伤,这两种药,一个外敷,一个内服,千万不要弄混了。”
素衣把银簪子插到二婶头上。拿出另外一支。“这一支,是铁的,可以防身。而且,也有机关。娘,你看,和那支银簪子一样,打开,里面有暗格。您记好了,外面的这个,是毒药,可以致人死命。里面的,是解药,可以解毒救命。”
她把这支也插到二婶头上。“娘,您也知道,现在世道乱的很。可能很快,咱们这就要打仗了。这两支簪子,一可以救命,二可以防身。你一定别忘了如何使用。”
二婶说,“丫头呀,我知道,现在看起来挺消停的,可是听人说,南方都打仗呢。这世道不好,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你把簪子给了我,你咋办?还是你戴吧!”
说着就把簪子拔下来要给素衣戴上。
素衣忙说,“娘,您别担心我,我也有的,您看,也是两支一样的。”
说着,从怀里拿出来,给二婶看。二婶把这两支簪子也帮她戴上了。
二婶说的没错,几年来,南方连年的自然天灾,百姓民不聊生。而且,日子久了,也就有了人祸。朝廷救济层层克扣,苛捐杂税不仅没减,反而变本加厉。很多地方已经发生了人吃人的悲剧。
不少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很多农民生活不下去,加入了起义军。
眼前,在这北方生活,看起来还算安稳。可是,素衣知道,因为南方在打仗,耗费钱财人力,很快,这里就会被征各种杂税,还要出兵役。像她和二婶家这样的,没有男人的,就要出一笔钱才行。
而且,这里人来人往的,各种鱼龙混杂,现在的镇子里看着太平,可是陌生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多是蛮横的蒙古人。在他们眼里,普通宋人的性命根本不值钱。即使杀了人,拿一头驴子,就可以抵了。
为了保命,必须学会自保。
这是素衣两世为人的宝贵经验。她知道自己人小力微,但还是要尽自己的可能,保护家人周全。
风雨欲来,小小的茶馆也即将面临风雨飘摇。
桃花开了又落。日子,过得飞快。
今天,到了和兰九夫人约定去府城的日子。
一大早,素衣就把准备给兰九夫人与赫儿的东西带好。有一袋炒完的高粱米茶,半口袋小米酥,和半口袋爆米花。这个小米酥和爆米花是不能放的太久的,久了就会变潮,影响吃的口感了。
三宝在外面喊道,“素衣,准备好了吧?师父雇的马车已经来了,可以走了么吗?”
“好了,好了。”
素衣一边答应着,一边身上背了一袋子米茶,两只手分别又提了半袋子小米酥和爆米花走了出来。
三宝看见了,忙跑过来,帮着拿到马车上。
”哇,素衣,拿这么多好吃的。”
“不多,一个月才去一次呢,也是为了给小少爷尝尝咱们的手艺。”
刘大夫也拿着出诊用的箱子,捋着胡须,慢慢地走了出来。
“刘大夫。”素衣站在车旁,和刘大夫打招呼,等他先上车。
“小丫头,拿这么多东西呢。你这孩子,也是有心啦!”
刘大夫上了马车,素衣跟着爬上去,坐好。车夫看人齐了,啪的一声,甩下鞭子,马儿拉着车,踢踢踏踏地就沿着街路,往府城方向走去。
这是素衣第一次坐马车,一路上,还是觉得蛮新鲜的。
她坐在车上,东张西望的。出了镇子,路上,不时看到有三两一伙的百姓搭伴行走,偶尔有辆马车驶过。
素衣想,此时此刻,阳光暖洋洋地晒着,坐在小马车上,晃晃悠悠的,既不愁吃,也不愁喝,这悠闲的小日子,过得也蛮不错呀。
正想着,素衣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嘚嘚很急促马蹄声,她回头一看,有三五匹马,从后面疾驰而来。
车夫也听见了,连忙把车靠边,停下,等这几匹马过去他再走。
只见有五匹黑色的大马,马上分别坐着蒙古装扮的大汉。头上带着圆帽子,身穿大袍,脚穿皮靴,腰间都别着弯刀。
刘大夫看素衣一个劲地打量,忙拉她一把,示意她低下头,并拿身子把她挡在身后。
那五个人倒没有往路边看,而是快马加鞭,从她们马车旁边飞驰而过,扬起一阵尘土。
过了一会,看他们都走没影了。车夫才继续吆喝着马,继续往前走。
“刘大夫,这都是些什么人呀?”素衣问。
“唉,可不就是那帮蒙古人么?这地方是他们的老家。他们抢占了咱们汉人的土地,还作威作福欺负咱们这些老百姓。”
刘大夫接着说,“听说啊,南方在打仗。安徽那边,有个叫郭子兴的,他领着一群人,在打元军。唉,我是岁数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岁呀,我也去投军。”
素衣想了想,郭子兴,是一个起义军将领,此时他的实力应该是起义军中最大的一个了。可是,他最后并没有当上皇帝。最终当上皇帝的,是郭子兴手下,朱元璋。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来到郭子兴的队伍。他还在皇觉寺里当和尚,每天撞钟敲鼓,烧饭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