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要创业了,怎么选一个对的合伙人?
我们都应该还记得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里面的主角成冬青认为,找合伙人千万不要找自己的朋友。但成冬青在现实中的原型俞敏洪,对如何挑一个对的合伙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是怎么看的呢?我来给你说说:
老俞认为,创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成就;一种是一帮人一起成就。
如果你属于单打独斗型的,那就先别急着找合伙人。比如,你是以个人IP为主的创业,只要尽量发挥个人IP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像作家、写手和主持人,就可以围绕这个优势来创业。再比如,你的创业想法和内容还处于极为初始的状态,这种条件不成熟的阶段,你很难找到合伙人。所以,你需要尽量一个人深思熟虑,先自己单打独斗创造出某种模式模型,或者至少先理出清晰的头绪来。
如果你属于一帮人成就的创业者,就要先确定自己的特质是什么。比如,有的人属于追随型,有的人属于主导型。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项羽是个英雄,但不是一个领袖,因为他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取得天下。而刘邦恰恰相反,他的身边围绕了很多厉害的主儿,比如萧何。当年萧何已经是县委副书记级别的人物了,而刘邦还是个小乡长级的亭长,但萧何却义无反顾地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因为萧何知道,自己是追随型的人,不适合创业,而刘邦身上有强烈的领袖气质,跟着他,不会出大问题。
对自己的特质进行界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很多创业者其实属于追随型的人,但却主导了创业,结果干了半年、一年,发现主导不了局面。而有些人明明是领导型特质,但跟着别人去创业,结果追随了一两年以后,就很容易让公司翻盘,或者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管理而愤然离开。
那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特质之后,又该如何找合伙人呢?俞敏洪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注意。
第一,价值观和情趣要尽可能相同。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我们对事业的看法。比如,这件事情应该做成什么样子?为什么样的人服务?为这些人服务背后的情怀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对于重要事情的看法是什么?什么叫正确地做事情?这种大方向的看法必须要尽可能一致,心意相通这件事非常重要。
所谓情趣,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情趣。比如,你们都很喜欢大自然,都很喜欢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都很喜欢读书。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趣味或者共同的度假方式,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关系,才能使你们的合作坚持得更久。
第二,合伙人需要拥有不同的能力。
能力相同的人在一起会形成能力拥挤现象,能干的事情抢着去干,不能干的事情没人干。所以,在寻找合伙人的时候,一定要找能力互补的人。
比如在新东方,老俞、王强和徐小平在合伙期间,比较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三个人能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像他们仨都喜欢演讲、上课,喜欢人前表演,但背后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比如信息系统建设、市场营销搭建、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都是他们的弱项。尽管这些事后来都有人补上了,但这些系统在新东方力量依然不够强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合作长久,一定要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能力贡献测评模型。因为,随着创业时间拉长,大家会发现各自的能力贡献不一样,最后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僵化,可能会导致有实力的人拿的股权少,没有能力的人拿的股权变多,到最后就只能是散伙了。
以上就是俞敏洪对创业公司“如何寻找对的合伙人”的一些看法,你自己是追随型特质的人还是领袖型特质的人?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合伙人了吗?欢迎你给我们留言,和10万多名创业者一起交流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