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曾发于传统媒体。
《香芋南瓜》(水彩)颖瑶 手绘印象中我妈从来不买南瓜,所以我家餐桌上几乎没有出现过南瓜这道菜。
不过,最近情况出现逆转,三天两头的,蒸南瓜、煮南瓜、南瓜粥轮番登场,频率之高让人咋舌。我问我妈:“怎么,最近南瓜打特价吗?”我妈说:“哪里,这南瓜可不便宜。一个南瓜十几块呢!南瓜好吃啊,还能治糖尿病。”原来如此。我查了下资料,南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环丙基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疗效。我妈最近查出血糖超标,从健康出发,她放下多年的心结,将南瓜重新请回了我家的餐桌。
说到心结,我们姐弟三人只有我知道这个秘密,并且我是不折不扣的亲历者,见证妈妈从喜爱南瓜到厌恶南瓜再到重新请回南瓜的漫长历程。
故事从40年前湘中的小山村说起,爸爸在外上班,妈妈带着我和两个弟弟留守家中。日子虽清苦,但勤劳的妈妈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养猪喂牛,种菜种田,哪样都没有落在别人后面,甚至还在水塘边,点下一排南瓜籽。初夏的傍晚,微风掀起巨大的南瓜叶,隐藏的花皮南瓜一个个现了形,弟弟恶狠狠地拽下一个:“妈——把这个给煮了!白天它差点儿把我拌倒摔进水塘里!”
紧挨水塘,南瓜的根系贪婪地吸收水份,瓜藤长得比蛇粗,瓜叶比蒲扇大,南瓜更是东一个西一个,多得摘不过来,堂屋角落南瓜堆成了一座小山。妈妈找出背篓,装了两个,喊我过去:“颖子,你是老大,帮妈妈做点事好不?”没等我回答,她继续吩咐:“你把这两个南瓜,送到坝后大舅母家去。她家的桃子熟了,喊了几次要你去吃桃子呢!”
啊,好吧。去大舅母家要经过一座荒山,山边有口塘,大家都说那儿有落水鬼。我从来不敢一个人去。可桃子的诱惑战胜了恐惧,我鼓起勇气背上背篓,踏上了去大舅母家的路。荒山就在村边,几百米就走到了,我屏住呼吸,双手扶着肩带,眼睛盯着脚尖,一路小跑着往坝上走,一口气爬上坝顶,回过头俯视那口塘,水面平静无波,传说中的落水鬼并没有一跃而出,将爪子搭上我的肩膀,把我一口吃掉。
大舅母家就在坝下,桃树底下站着“六癫子”,大舅舅过世后,大舅母改嫁给这个新“舅舅”。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因为喜欢跟我们这些小孩儿追逐打闹,帮我们摘桃子捉知了,所以大人们都叫他“癫子”,其实他一点儿也不瘨,虽然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是我们最喜欢的长辈。我从坝上往下冲,“六瘨子”舅舅笑眯眯地拿着桃子在等我。
我贪婪地啃着桃子,新鲜的汁液顺着嘴角往下淌,大舅母说:“昨天和你妈妈在你姨妈家吃酒席,你妈说吃南瓜吃厌了,再也不想吃了,问我们要不要吃。我说刚好桃子熟了,叫颖子来吃桃子,顺便送南瓜来。你多吃点,还要给弟弟带一些回去。”六瘨子舅舅早已把我的背篓清空,装上了十几个桃子,交待我慢点走,桃子不能颠簸,容易撞坏。回家路上,又要经过荒山,经过落水鬼塘,还不能快走,去的时候是桃子的诱惑鼓舞着我,回的时候是桃子的香味支撑着我,幸好,妈妈已经在家门口等着我啦。
也就是那一年夏天过后,我们举家回城,种菜下田割草喂牛的生活渐行渐远,水塘边的南瓜也成了久远的记忆。仿佛真的是那年的南瓜吃多了,日后的数十年,妈妈极少买南瓜回家,偶然去亲戚家吃饭,碰上这道菜,她也不伸筷子。
得了糖尿病的妈妈,愈发清瘦,在厨房做菜已不能久站,做几个菜歇歇停停,要一个多小时。我研究了一些菜谱,准备逐步把做菜的任务接过来。今晚做了一道“香芋南瓜”,控油少盐,亮点在于用文火慢慢熬至熟透,出锅前加牛奶煮开,浓香扑鼻,入口即化,妈妈和爸爸都赞不绝口。
妈妈重新接受了南瓜,看来,我得多研究一些南瓜食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