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复盘十二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畏的小强

通过这周的学习,我有一些困惑,希望通过学习减少困惑,以下是这周学习的要点:

一、知识点,还是知识网?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点,向我们平时了解的信息还有知道某个概念,都是知识点。知识点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砖头再多也只是一推砖头而已。

而知识网就不一样了,一个知识点后面可能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你是否了解知识点背后的其他知识,能不能把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网。知识网就是我们要改的房子,要想盖房子没有砖头是不行的,只有砖头也是不行的。

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携带着一个你看不见的、隐形的、巨大的,而且边界很模糊的数据库。

二、真知与熟知

当一个产业趋势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玩家瞬间涌入的情况。他们之所以迅速进入到这个新兴行业,是基于他们的认知的。而他们的基本认知是两个:一,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二,这跟以前的玩法不一样。但当你继续问第二层次的问题,他们往往就说不上来了,再往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第五层次……你根本连问都没办法问。

我们今天看见路边那么多共享单车的时候,就知道熟知的危害性有多大:当初疯狂涌入这个行业的人,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否则他也不会进来,但是他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可以说连熟知的程度都没有达到。

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他们都是在进入一个领域后,刚开始很艰难,但是还可以慢慢的前行。突然一个坎,你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想渡过难关,有人过去了,你的生意上了一个台阶。有人没过去,赔的一踏糊糊度。

熟知到真知是一个过程,要不断的升级打怪,才有可能得到真知。

三、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1.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石头,一松手它就会掉下去——这是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的物理学道理;火、装着开水的壶不能用手去摸,小孩不会因为壶不能摸而哭——我们最初的认知里是包含物理立场的。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它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所以在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

因为是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意向立场和设计立场不太一样,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叫妈妈。但是,父母和钟表匠的态度不一样:钟表匠是,钟应该走得准,走得不准我去想办法让它走得准;父母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

笑来老师说过一句话:能改变的就去改变,这是能力。不能改变的就去适应,这是坚韧。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开学没几天,我家大宝又恢复到上学期状态,写作业不专心导致时间很长,到十一二点是常事,期间还有二宝不断添乱,我和孩他妈用了很多办法想早点结束这种拉锯战,比如定计划、给奖励、盖红章,孩子总是虎头蛇尾。

难道是我把立场搞混了,才造成今天的结果?

四、逃离意向立场的束缚

当人的心智滞留在意向立场的时候,整个人的思维、行为、表达方式都会被恐惧、愤怒、厌恶所控制。简单说,就是满满的负能量。而人一旦被这种能量所控制,就会进入一种非认知和反认知的恶性循环,让真实的世界、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离你越来越远。

大家还记得电影《肖申克救赎》里的那个场面吗?每当一批新的囚犯被关进来,都会有老囚犯打赌新囚犯会不会哭。安迪之所以是一个赢家,是因为在那个场景下,他始终保持的是物理立场而不是意向立场,所以他没有掉眼泪——这个“没哭”的小小细节决定了只有他能够跑出去。

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一直是意向立场,对孩子是“你应该怎样”,而孩子不是这样的,我就会产生一种“烦恼和厌烦”的状态。但是你用设计立场对待孩子吧,他就是这个样子,孩子总是他玩,不好好学习长大没出息怎么办?做家长真的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