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是要还的
原本自己并不想对“坚持”这个词或者话题进行过多的思考,因为其实就是行动,一直做下去。
但原来,难就是难在一直做下去。因为人的“惰性”似乎就是天敌,做着做着就会想休息,想“偷懒”,给自己找借口和理由。
人生匆匆,几十年一晃而过,但除了工作,能让自己坚持一辈子的事,有多少?至少就个人而言,从懂事以来,没有几件事能坚持下来的。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些悲观的想:等自己要入土的那一刻,到底在世上留下了什么?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远大,想太多。或者开心就好,至于所做的事有多少“意义”没那么重要,整天想要做有意义的事,未免太过沉重。自己也会对自己这么说:”别想太多,只要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管那么多干什么。“但到最后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于是,又会为自己开一个新的计划,可惜每次都无法长久坚持。
回想了一下,至今自己坚持的最久的一件事,应该是小时候的游泳训练--足足五年的时间。之后,除了学习、工作,似乎没有一件事让自己坚持每天练习或者说是每周练习超过半年的。最近坚持得最久的,就是今年5月18日开始的锻炼身体--除了每个月特殊的几天,每周至少4天锻炼,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就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也曾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这次,真的真的不想再半途而废了......
记得曾经参加过一个心理学的讲座,其中提到的内容,有点像我们听到过的一句老话:出来混,总归要还的。意思就是,我们做的每件事,其实都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可能当下的我们并不知道,但到以后是会慢慢显现的。特别是自己看了《蝴蝶效应》后,除了网络评论里提到的“男主人公最后为了让其他人都幸福,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种牺牲”以外,其实相信也有很多网友或者懂心理学的人能联想到--当下所做的一些举动,或许就会影响到今后。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活在当下”会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了。
人们经常会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而去说一些假设性的事。比如父母们会说:“当初如果知道房价会一直涨,借了钱也多买几套。” “早知道教育小孩这么繁琐辛苦,就不生了,现在恨不得装回肚子里去。” “如果自己再年轻10岁,就去创业了。” 最后,大家也都会总是加上一句:“哎,关键谁知道啦。” 的确,正是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所以才需要把握好每一次机会,珍惜眼前已经拥有的一切。因为,或许只有真正的活在当下,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回首过去,自己其实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很多的固执,多次的半途而废。当我们还处于儿时,或许我们会抱怨自己没有好的父母,不懂教育;等到我们是青少年时,或许我们觉得还早,人生路还很长,为什么飞得读书学习;等到自己形成了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会发现那些能活出自己、活得精彩的人,并不简单,是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人和“,把自己未能过得好归结于”运气不够“、”没有好的机遇“、”没有遇到伯乐“,久而久之,就自暴自弃,虽然不满于现状,却也不愿再多做努力,不相信”奇迹“的出现。但看到别人的美好生活时,又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就这样,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焦虑不安,越来越懊恼、痛苦--想要平凡,却不甘平凡,同时又不够努力,还抱着消极心理。这样的自己,感觉是要”生病“的。
其实,这一切都归结于自己的心态。很简单,如果自己满足于现状,那么就不要眼红那些生活比自己好的人--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也一定有你吃不起的苦,不要说的那么轻松,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之所以说,很多事情是要还的。其实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时间万物万事皆有其道理,因果循环也是不变的真理。所以,很多事,想想原因,也就知道了自己如今为什么总和自己这么”拧巴“了。或许,现在的心理就在还以前的”债“,何时还完,得看自己现在愿不愿意为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