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读完《儿子与情人》已经快要两周了,一直找不出适合的题目来概述作者这如此奇妙的人生。据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但我不知道作者代入的是哪个角色。是花钱挥霍,却传统保守的矿工父亲,还是对自己情感生活拿捏不定的儿子保留,反正应该不会是具有恋子情结的莫来尔太太吧。其实不必深究哪个才是劳伦斯的真实生活写照,都能反应出他自身矛盾的心理斗争。因为在这个家庭中,无论是具有恋母情结的大儿子威廉,还是在两个女人身上摇摆不定的二儿子保罗,都深深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同时,他们在莫来尔太太的影响下,对自己的另一半判断有时却迷了方向。也不奇怪,因为莫来尔太太个人的性格与丈夫的截然不同,她崇尚自由,快乐的心境,寻求有激情的生活,但丈夫却给不了她。于是她把这些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希望儿子们在选未来的另一半时候不要盲目无知。
我曾经花费很长时间来思考,我从这本书中真正读到的是什么,真正学到的东西是什么。其实莫来尔太太也有很多优点值得读者去欣赏。虽然她嫁入的是中产阶级的家庭,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懈怠,该生活还是要好好生活,依旧把自己的家里打理地干净整洁。在现实生活中我特别佩服这样的女孩:即使自己收入不高,生活环境也不太好,但至少把自己的房间打理的很干净整洁。虽说比不上那些精致的女孩一样,但至少不会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莫来尔太太也有很多我们不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她的控制欲太强,儿子的每一任情人都要经过她的同意,儿子已经成年了,已经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了,让她这样一掺和,儿子们在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时更拿不准了。
特别是在保罗的婚事上,莫来尔太太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反倒让保罗有点想逃离。同样,保罗自身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与判断力,但他读不懂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自己在米雪儿与克拉拉中徘徊不定,也就导致了他最后并没有得到两个中的一个。也许这也是这本书中最令人费解的地方了。到底保罗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爱情,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保罗是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他把米雪儿看作他精神的伴侣,很多事情他只跟米雪儿分享,包括他大多数绘画的灵感与所想表达的意思只有米雪儿懂他。但同时他又不仅仅满足与米雪儿的相处,因为克拉拉成熟有睿智的思想也吸引着他。他追求的感情却又收到母亲莫来尔太太的阻挠。于是到最后,他再也无法得到任何女人的内心。
欲望太多反而会令人容易失去方向。保罗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一样,有些人想鱼和熊掌都兼得,殊不知这两者就像日与月一样,相互排斥。保罗如果在现代社会,就是所谓的渣男。一方面与米雪儿藕断丝连,另一方面又领克拉拉回家见母亲。所以在文章的最后,实际上保罗真正拥有过的,只有他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