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低价甩货——便宜不是你想占,想占就能占

五一长假,沉迷淘宝不能自拔,发现原来淘宝是一个超级时间黑洞,里面基本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愿想,淘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购物平台,而是想包容你生命中的一切。
虽然我是一个财务自由的人(当然这里的财务自由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那种不需要出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保持高质量生活的那种,其实就是老婆大人不管我的花费用度,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开支的意思),但是本能的“抠简省”的思维模式还是让我沉迷占便宜不能自拔。
这不,我迷上了阿里拍卖里面的低价甩货——一个看似占便宜实则高价出货的陷阱。
一、低价甩货的诱人之处
1、拍品基本都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时尚产品。进入低价甩货界面,发现里面包含着家电、数码、手机、厨具、饰品、箱包等板块。以数码和手机为例,满眼都是iphone和P40等动则五六仟的高档手机,百货板块都是各类新潮的阿迪、耐克运动鞋。简言之,都是大家平时想买、想用的好东西。
2、参与的门槛极低。①所有的商品基本都是1元起拍②会根据商品价值设定一个价格跳动最低幅度,比如第二拍至少加5块;③甩货方会根据商品的价格确定一个很少的押金,一般在20至100元之间。也就是说你不必花太大的代价就能参与,甚至可以低价买到心仪的好东西。
3、时间区间确定性强。①不是所有产品同时上线竞拍,而是每隔一段时间上线一些产品;②拍品有着明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你要想低价买货,那得争分夺秒。
4、拍品有明确的封顶价。说白了就是最高限价,也就是拍品不高于这个价格肯定成交,牛掰的可以直接不用参与竞拍,直接封顶价成交拿货。
二、便宜不是你想占,想占就能占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这种明摆可能会低价淘货的渠道,其真正的坑点在哪儿呢?
1、参与拍卖的高昂情绪。小时候看的香港电影里面,经常会出现关于拍卖的镜头与情节,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是其中一方故意用激将法让另一方以极大的代价拍得本不值得的拍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真正参与竞拍后,你所有的心思和理性其实就完全被抛在了脑后,某种攀比的心理会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弹性时间机制,让“掐时绝杀”无法实现。系统虽然会为每件拍品设置一个截至时间,但这个时间并不是绝对,每当有人竞价就会将结束时间硬性延长,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拍卖一样,有人出价就要重新计数一样,想在最后一刻“掐时绝杀”根本不可能,其他人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反击竞价。当然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但足以操作。
3、保证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毕竟心头一热就参与,拍中就后悔的人大有人在,为了避免产品被拍中无法成交造成的产品资源浪费,押金是一个必备的环节,也就是说竞拍方拍中不愿意交尾款,押金就会被平台罚没,拍品依旧可以上线二次拍卖,这个押金就算是彻彻底底的利润了。
4、商品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品质。从数码手机子频道为例,绝大部分参加竞拍都有这样的描述:99新IPHONE11 256G,99新美版iPhone X 128G。。。全新的手机确实有但极其少,所以参与竞拍的都是这样打着99新或者美(亚太)版本的旗号。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售的产品价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你平常获得产品价格的渠道与别人本身就会巨大的差异,这就是降维打击;②99新还是95新,这种表述本身就不具有确定性,对于某件产品的新旧程度,个人或者商家的理解大不相同,作为我们普通人其实并不能准确的分辨;③二手打骨折,这是基本常识,大家可以去逛逛“闲鱼”,试着将自己淘宝订单二手转卖看看就可以理解这句话了。
5、商家本身盈利的确定性是根本。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①商品标的直购价虚高。直购价就是不参与竞拍直接成交的价格,这个价格一般都是参照着苹果官网的价格以某种折扣出现。我想现在真正在苹果官网购买商品的人估计还真不是很多,毕竟无论是京东还是淘宝我们都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入手(片面追求低价可能会买到假货),所以直购价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②提供拍品的商家是相对固定的。简单的翻一下各拍品的商家可以发现,商家各时间段都会拿出一样的产品竞拍。如果说开业酬宾搞一两次放血还情有可原,每天都这么热情参与只能说明有利可图;③不排除商家有托参与竞价。商家可不愿意真正的亏本,除了上面明显的盈利模式以外,当拍品低于成本时,我相信商家肯定以某种形式抬高价格或者主动拍下,防止亏损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