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李夫人:什么样的珍珠才叫一颗好珍珠?(下)
珍珠可以分为游离珍珠,贝附珍珠两种。
贝附珠是珍珠附着于贝母内侧形成,多数贝附珠是海水珠贝母植入枣核形态珠核形成。贝附珠是一种珍珠养成的类型,而非一个生物学上的品种,任何一种珠母都可以形成贝附珠。贝附珠的侧面呈枣核形,形状依照植入的核成长,形状通常非常稳定,表面极少瑕疵。贝附珠的正面光滑似普通珍珠,光泽更价,有类似贝母的晕彩,表面常见彩虹色;背面是典型的贝母,其实本来就是贝母,囧。黑蝶贝可以养出黑色的贝附珠。
颜色:珍珠的颜色非常重要,在价格中占有1/4的权重。珍珠的颜色细分为三分部分,体色、伴彩/伴色、晕彩。
体色:珍珠对白光选择性吸收的颜色,是珍珠的整体颜色,取决于各种致色离子、有机色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珍珠结构。实际上淡水珍珠不论什么颜色的体色,打成粉末后都是深浅不一的奶黄色,可见结构的影响力。
总体上,体色偏黄(不是金珠的金黄色)、暗沉,都是比较不好的体色。而白色也会出现很廉价感的本白色。
淡水珠的体色有白色系,粉色系,黄色系。色系名称上略有差异,不过图片上展示了淡水珠可以包含的天然颜色,可能略有深浅,但是基本不会超过图上的范围。黑色系淡水珍珠均为染色。
海水珠(非螺珠)一类多数是白色系,又有金珠,黑珍珠。
海螺珠的色系 Akoya的伴彩:象牙,銀白,粉色伴彩:伴彩是漂浮在珍珠表面的一种或几种颜色,称为伴彩。直观感觉伴彩像一层薄膜一样把珍珠包起来。常见的伴彩是粉红色、蓝色、玫瑰色、银白色和绿色。一般在珍珠顶端定位一个折射光,伴彩就是从顶端刀珍珠中央折射光看到的颜色。这个是比较难观察的,区分伴彩和体色需要一段时间的仔细琢磨。
晕彩:晕彩是只在珍珠表面货表层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由数种光学效应组成。晕彩主要有粉红、绿、黄、橙、蓝、紫等货多重色彩组合而成。滚动珍珠以寻找晕彩,可能出现两种或更多彩虹颜色。感觉很像贝母光泽,在不是很圆的珍珠上反而更容易见到。
珍珠的光泽与伴彩、晕彩同源,一粒光泽好的珍珠才可能出现伴彩和晕彩。而晕彩尤为难得,有的珍珠不多。
顶级Akoya的美色粉色伴彩南洋白珠、大溪地珍珠、Akoya之类的海水珍珠在亮度、伴彩和晕彩上胜过淡水珍珠。Akoya更是以白体色,粉嫩的伴彩闻名。而淡水珍珠的体色则更多,尤其企鹅贝,可以产出许多有趣颜色的珍珠。大凤螺产出的海螺珍珠则是以明亮的粉红色、玫瑰色和火焰纹闻名。
另外补充一下贝附珠。贝附珠是一种植入贝母体内附着在贝壳上长成的珍珠。贝附珠侧面成枣核形,正面呈现介于珍珠和贝母之间的光泽,但是并无贝母的文理,背面看起来和砗磲一样,就是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