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无条件喜欢的孩子,都自带光芒!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97c7c6f22cae731c.jpg)
当父母嫌弃孩子的时候,
孩子会成为父母的帮凶,
支持父母嫌弃自己。
这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阴影。
所谓无条件接纳,
就是对孩子满心的喜欢。
据了解,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照此计算,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
有趣的是有人还为此专门立了一个“左撇子日”。
可是关于左撇子,很多人都有一个雷同到让人惊讶的事实——几乎我们身边遇到的所有左撇子,都曾被父母“掰回”右撇子。
这大概是很多左撇子孩子的童年阴影。
在这个教育资源丰盛的时代里,我们经常会讨论什么才是合格的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或许是这些:
孩子听话、学习优秀;
孩子被人夸奖懂事有教养;
有体面的一技之长;
长大后事业有成;
……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放眼整个童年,
到底哪些才是孩子认为的最好的父母呢?
我一个朋友在这个暑假找到了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5cba5c231e63c8d1.jpg)
01
大部分父母是如何挑剔孩子的?
朋友琳暑假在一个夏令营兼职,学员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营地心理老师和孩子们曾开了小型座谈会,主题是: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原以为这样深层的社会问题会难倒孩子,意外的是,他们的反应都很热烈:
我想让爸爸同意我报画画班,
而不是说画得再好,都不如考高分好;
我想让妈妈不再强迫我喝牛奶,
不就是个子矮一点嘛,但我很健康;
我想穿漂亮的裙子,
可是妈妈说我的腿没有朋友的长...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将对父母的期待和不满倒了出来,当老师将话筒递给最后一个孩子时,孩子说:我希望妈妈喜欢我的左手。
老师很诧异的走向孩子,看到他正在用左手摆弄着鞋带的绳结,于是知道了:他是个左撇子。
孩子说,他的妈妈一直听信祖辈的传言,说用左手不正常,代表愚笨。
所以每当妈妈发现他用左手,都会立即阻止,粗暴地将他左手里的筷子、笔、玩具夺走,强行塞到右手,没有一句安抚和解释。
历经无数次的干预之后,他右手的能力是得到了提升,但他的内心却多了一份不安:
为什么用左手就是错的?
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的左手?
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a7f43dcbe9b52877.jpg)
(我是左撇子)
的确,关于左撇子的一些传言我也听说过,早年英文单词“左手”包含了“愚笨、不灵活”的意思。
如今医学早就为左撇子们证言:他们非但不是缺陷和愚笨,甚至右脑比一般人更加发达,人们才对左撇子有了更大的接纳。
但很少有不掰正孩子左撇子的父母。
有心理学家说,左撇子只是父母压制孩子天性的一个缩影。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够接纳,即便孩子没有左撇子,父母也会挑剔他其他地方,最终导致孩子的自我怀疑。
比如前面被父母挑剔成绩、喝牛奶、腿短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74602c9cd79de1e9.jpg)
02
我最爱的人,给我的打击最大
人们总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父母给孩子的爱真的是爱吗?还是有条件的交换?
到底孩子最想要什么样的爱,却很少有人去探究。
父母都是凭着本能去养育,
无意识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伤害。
读者青青说:她就经历过无法释怀的伤害。青青出生在城市,从小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又好,但是父母却几乎不会夸奖她。
这都不要紧,有一年看春晚时,青青看得哈哈大笑,没想到妈妈突然一声呵斥:“把嘴巴闭上!”正高兴的她感到莫名其妙:“妈妈,为什么?”
接下来母亲的话她一直没忘,将她的自尊和自信一并带走:“你的牙齿这么难看,以后都不许张嘴大笑,知道了吗?”
青青哑然,那个春节连带着她往后的所有欢乐,都封锁在了妈妈那句“闭嘴”的禁止声里。
从那以后她变了,原本的开朗活泼,变成了腼腆内向,大家都不知为何。
只有青青明白:她需要收藏那几颗不整齐的牙齿。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e6d426b03fef1ddc.jpg)
像青青这样的孩子很多,被父母挑剔、打击。
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通过父母去认识世界。
当父母说孩子不可爱时,孩子会自动加工为:全世界都认为我不可爱,我不好。这是多么可怕的逻辑,但又真切地发生在很多的家庭里。
当父母无法接纳
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
或者某个特别的行为,
甚至去强行掰正孩子时,
孩子就会自动做起嫌弃自己的帮凶。
可怜的孩子会:
压抑天性,排斥自己,
龟缩到只有自己的世界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39dd83764097860c.jpg)
03
被父母喜欢的人,都成了人生赢家
我听说一则寓言。
平民问上帝:为什么这世界上这么多孩子,但只有很少人能成功和幸福呢?
上帝回答:因为很多孩子头上的犄角被剪掉了啊。
平民不懂:什么犄角?
上帝回答:犄角就代表孩子的特质,有些孩子的犄角被呵护得闪闪发亮,而有的犄角却被迫盖上了遮羞布,这就是父母与父母的区别。
这虽是一则寓言,却隐喻了父母对孩子是接纳还是排斥,如何影响着孩子的人生。
这个“犄角”,可以是孩子的左撇子、不够好看的外表、音乐的天赋等等。它们需要被呵护,而不是被压制、被掰正。
武志红说:所谓无条件接纳,就是对孩子满满的喜欢。
这种对孩子的喜欢和爱不同,是一种建立在父母健康自尊之上的智慧。
这种喜欢是切实做到了跨越美丑胖瘦、智商高低之上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是将孩子当做一座宝藏,去源源不断的发掘出他的魅力。
当孩子能遇到这样喜欢自己的父母,即使他再平凡,也会如同插上了翅膀的天使,自信和快乐就成了他的标签。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09ebc5bf54088f39.jpg)
我们说漂亮是表浅的,但美的定义是多维的。
而如何引领孩子认识自己的美,是父母在孩子童年必须完成的课题,就如《奇迹男孩》里的母亲一样:
她的儿子在他人眼里如此不堪,
仿佛是上帝给这个家庭
最粗陋的礼物,
而她却慧眼独具,
洞察到孩子内里的光芒,
最终将满满的喜欢赠予孩子,
让孩子从跌跌撞撞,
到昂首阔步,
到深信自己是美好的。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只要是我爱的人,我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这句话一语中的,给出了“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最佳的答案,那就是:
当父母能守护好孩子的本色,并呵护好孩子的独特,不用外界的眼光去压制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带着父母满满的喜欢和爱,迈向最美好的未来。